教授
马建锋
  • 所属院校:
    常州大学
  • 所属院系: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主要从事有机污染物处理与净化、水处理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在AppCatB、Chemosphere、ChemEngJ、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7项,授权21项 两次入选江苏省“333”第三层次培养工程 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骨干人才教育背景: 1995.06-1999.06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工学学士 2001.06-2004.06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工学硕士 2004.06-2007.06浙江大学环境科学工学博士 2013.07-2014.07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工程访问学者 工作履历: 1999.07-2001.06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2007.06-2010.08江苏工业学院讲师 2010.08-至今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 2011.03-2011.06芬兰萨塔昆塔应用科技大学教师 主授课程: 水处理实验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外语环境功能材料及应用 奖励与荣誉: 2013年“绿色高效分离技术的建立及其在环境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成果: 教材与专著 马建锋,李英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 专利 1.一种剥离型水滑石负载磷酸银催化剂的制备,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001356.7,2015. 2.一种碳质纤维修饰的水滑石片层负载磷酸银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068737.7,2015. 3.一种剥离型膨润土负载磷酸银催化剂的制备,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001853.7,2015. 4.一种埃洛石负载纳米银抗菌材料的制备,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156315.5,2015. 5.一种负载型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624500.8,2015. 研究项目: 1.锰氧化物纳米孔材料制备及催化降解有机物体系构建,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161189,项目主持人,起止年月:2016-2019 2.层状结构矿物剥离-负载磷酸银光催化性能及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477009,项目主持人,起止年月:2014-2018 3.无机离子改性膨润土吸附-协同催化降解有机物机制,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007005,项目主持人,起止年月:2011-2013 4.典型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硝酸盐阻断与修复技术研究,江苏省产学研前瞻项目,项目编号:BY2013024-16,项目主持人,起止年月:2013-2015 5.改性磁性纳米材料吸附处理有机废水及回收利用,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0954,项目主持人,起止年月:2010-2012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