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何岩峰
  • 所属院校:
    常州大学
  • 所属院系:
    石油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致密油气藏渗流理论(页岩气藏纳米流动) 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智能化人工举升方式工况诊断)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理论与技术(多相混合物管流)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姓名 何岩峰 性别 男 出生 年月 1973.8 职称 教授 单位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政治面貌 党员 所属二级学科 油气田开发工程 教书育人: 主讲《采油工程》、《采气工程》、《采油工程方案》、《有杆抽油系统》、《多相管流理论》和《专业英语》等课程,多次指导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曾获“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常州科教城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教学及科研成果: 1.页岩天然裂缝网络渗透率模型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1). 2.Researchonshalegastransportationandapparentpermeabilityinnanopores[J],JournalofNaturalGasScienceandEngineering,2016(12).(SCI收录) 3.见聚井有杆抽油泵柱塞下行阻力[J],石油钻采工艺,2015(7). 电潜泵举升系统温度压力耦合计算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4.采液指数预测新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2008(3). 5.示功图频谱分析新方法[J],石油学报,2008(4).(EI收录) 6.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预测新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EI收录) 7.电动潜油往复泵下泵深度设计方法研究法[J],石油钻探技术,2008(1). 8.考虑相态变化的注CO_2井井筒温度压力场耦合计算模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EI收录) 9.二氧化碳驱过程中沥青质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5) 10.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藏沥青质沉淀规律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11.2013年获江苏省微课大赛二等奖 12.2014年获常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13.2015年指导学生获得常州市第五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4.2016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CO2驱油藏原油沥青质沉淀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8D-5006-02-07). 承担的其他科研项目 有杆抽油系统柱塞下行阻力评价 水平井分段改造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腰英台油田特低渗透储层重复压裂机理研究 特低渗透岩石力学参数和介质应力形变规律测试 长岩心酸压液体驱替效果试验及评价 油藏与井筒耦合方法预测水平井产能研究 授权专利 垂直裂缝导流能力评价实验装置(201020120163) 有杆抽油井井口降回压装置(201020109772)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电喷泵组合开采方法及装置(201110402033.5)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气举开采方法及装置(201110402005.3)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