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于铁军
  • 所属院校:
    北京大学
  • 所属院系:
    国际关系学院
  •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思想史、东亚国际关系、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国国防政策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简介 1986-1990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读本科。 1990-1994年,在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济系任助教。 1994-1997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硕士。 1997-2000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博士。 1998-200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国际关系专业留学。 2000-200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200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2005年2-8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做访问学者。 2005年8月-2006年1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2008年6-7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争与和平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日本国立新潟大学法学部担任访问副教授。 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安全研究项目(SSP)做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所授课程 国际关系史(上),本科生专业必修课 国际政治思想史,本科生专业选修课 国际关系与东亚安全,本科生全校通选课 东北亚问题研究,硕士生专业选修课 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合上),博士生专业选修课 国际关系理论(合上),博士生专业必修课 科研项目 1、200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国际政治思想史”,主持人,进行中。 2、2003-0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已完成。 3、2003-04年,福特基金项目,“东亚和平与安全”,参与,已完成。 4、2004-05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项目,“1990年代以来的中日民间交流”,参与,已完成。 5、2006-08年,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决策研究”,参与,已完成。 6、2007-08年,日本财团项目,“亚洲各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参与,已完成。 7、2008年,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项目,“美国大学中的国际战略研究”,主持人,已完成。 8、200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及外交政策理论研究”,参与,进行中。 9、2010-201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国际战略环境预测与国家应对战略研究”,参与,已完成。 10、2011-2012,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项目,“美国国防部‘密涅瓦’计划述评”,主持人,已完成。 11、2013-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国际合作项目,“中日海上航行安全对话”,参与,已完成。 12、2014-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国际合作项目,“中日东海空域安全对话”,参与,已完成。 13、2016-2020年,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国际合作项目,“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的未来”,主持,进行中。 著作 编著: 1、朱锋、秋山昌广、于铁军主编:《中日安全与防务交流:历史、现状与展望》,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 2、王缉思主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2019年各卷,副主编之一。 译著: 1、迈克尔·阿马科斯特:《朋友还是对手》(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3、杰克·斯奈德:《帝国的迷思——国内政治与对外扩张》(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18年再版。 书中章节: 1、《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国际背景》(与李卓合作),载【日】波多野澄雄、中村元哉主编:《日中战争何以爆发》,东京:中央公论新社2018年版。 2、《美国的同盟战略》,载王缉思、牛军主编:《缔造霸权: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与决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七章。 3、《国际问题研究》年度综述(与王缉思、梅然、张海滨、王勇、宋伟等合作),《国外高校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2009、2010和2011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各年版。 4、《东亚的军事同盟》,载阎学通、金德湘主编:《东亚和平与安全》,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十章。该文另以《美国的东亚军事同盟》为题,收入阎学通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5、《国际政治理论与国际非政府组织》,载王杰等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理论的全球治理》,载梁守德主编:《全球化中的新趋势与新探索》,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奖励荣誉 2009-2010年度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