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王添淼,籍贯天津,博士,长聘副教授、研究员。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并副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和国际比较教育专业。2003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 二、专著和译著 1.2017年,《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译著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2014年,《“实然”的声音——对外汉语教师课堂交际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2009年,《成长家书——如何创设大学时代的优质生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出版工具书、教材等 1.2013年,《中文在手基础篇》人民教育出版社; 2.2011年,杨德峰、王添淼《新编走进中国汉语初级篇》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教材建设项目”; 3.2011年,王添淼、杨德峰《新编走进中国口语初级篇》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教材建设项目”; 4.2009年,《中级汉语口语教学辅导用书Ⅰ》北京大学出版社; 5.2007年,《汉语2008基础篇》人民教育出版社; 6.2007年,《中国政治专业汉语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承担科研项目 1.2019年,主持北京大学“教学新思路”项目《慕课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探索与实践》; 2.2018年,主持国家汉办重点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发展模式研究》(HGJ201701); 3. 2016年,主持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项目《日本留学生汉语课堂交际意愿现状和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4.2013年,主持北京大学“北大研究”重点项目《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学习投入现状、成因与对策》; 5.2012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12BYY057); 6.2011年,主持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教师发展概论》; 7.2009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FA090395)。 六、出国任教、讲学及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1. 2016年10月,第十八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都,提交论文《两岸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2.2016年5月,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香港,提交论文《欧洲语言职前教师自我评估工具及启示——基于<欧洲语言教学学习者档案袋>的思考》; 3. 2015年11月,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日本,提交论文《全球化趋势下的汉语教学——汉语慕课课程个案研究》; 4. 201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讲座,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研究方法; 5. 2015年4月,第五届中文教学论坛,美国,提交论文《美国学生课堂内汉语交际意愿研究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6. 2015年1月,浙江师范大学讲座,教师发展研究; 7. 2014年7月,第十一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银川,提交论文《美国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特点》; 8. 2014年6月,第八届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美国,提交论文《汉语教学中网络合作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9. 2013年11月,第三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青岛,提交论文《试论教材编写的针对性原则——以<美国国家汉语学习目标>为基准》; 10. 2013年9月,国家开放大学讲座,美国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11. 2013年7月,第二届汉语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北京,提交论文《美国二语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探究》; 12. 2012年6月,第四届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提交论文《文化定势与文化适应——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交往策略研究》; 13. 2011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二十届学术年会,宁波,提交论文《国际汉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 14. 2011年4月,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讲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15. 2010年11月,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厦门,提交论文《构建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必要性探究》; 16. 2009年8月,年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桂林,提交论文《认知风格理论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17. 2008年8月,第六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韩国,提交论文《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网络汉语课程设计研究》; 18. 2006年9月-2007年7月,荷兰莱顿大学任教; 19. 2006年7月,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香港,提交论文《语言教学中网络协作学习评价研究》; 20. 2005年8月,中国教育改革高层论坛——多元视角中的教育质量问题研讨会,长春,提交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有效陈述》。 [教学情况] 一、研究生课程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教育学》、《教师发展概论》 二、留学生课程 汉语、口语、正音、英汉翻译 三、师资培训课程 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跨文化交往中的教师认知研究、反思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 [获奖情况] 1.2015年,北京大学黄廷芳/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 2.2011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学优秀奖; 3.2009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学优秀奖; 4.2008年,《汉语2008基础篇》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纳入“北京市出版工程”; 5.2005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学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