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
王忆平
  • 所属院校:
    北京大学
  • 所属院系:
    现代农学院
  • 研究领域:
    多年来,本实验室的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主要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973”项目基金、国家教育部基金资助、中法先进合作项目、HumanFrontierScienceProgram等项目资助。主要工作包括:大肠杆菌及相关细菌中的基因调控网络,尤其是碳代谢和氮代谢的调控偶联;大肠杆菌及相关细菌中的基因调控机理;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功能基因的分离);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固氮;大肠杆菌定量生物学研究等。取得的主要...
  • 职称:
    讲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简介 本实验室主要兴趣在于:   多年来,本实验室的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与欧洲的几个实验室建立并维持着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如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John Innes研究所、爱尔兰Carlow理工学院、爱尔兰国立大学Cork学院、西班牙国家生物技术中心、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等。主要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973”项目基金、中法先进合作项目、国家教育部基金资助。主要工作包括:大肠杆菌及相关细菌中的基因调控网络,尤其是碳代谢和氮代谢的调控偶联;大肠杆菌及相关细菌中的基因调控机理;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功能基因的分离);在大肠杆菌及相关细菌中大量表达外源基因技术等。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发现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碳代谢及氮代谢之间的新的偶联作用及其分子机理;首次发现“下游激活序列”对固氮基因的调控作用;获得了新型高效抗草苷膦基因,在核酸水平上与已知基因没有同源性,在氨基酸水平上也只有37%左右的同源性,具有与受专利保护的EPSPS基因保守区不同的序列特征。目前世界上70%的转基因植物含有抗除草剂基因,其中60%是草甘膦耐受型EPSPS基因,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