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 教育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理学学士 1984年9月—1987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地理专业,理学硕士 1992年9月—1996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 1997年1月-1998年12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9年3月-9月访问教授香港:香港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2002年8月至今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000年7月-2000年9月访问教授美国普渡大学旅游系(Purdue University) 1999年1月-2002年7月留校任教、副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1997年1月-1998年12月博士后研究人员、副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1992年8月-1997年12月副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 1987年8月-1992年7月助教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博士生导师/方向 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区规划与设计 硕士生导师/方向 旅游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地规划与户外游憩设计;遗产地保护与活化;旅游区管理与营销;智慧旅游与旅游大数据 杂志任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上海),联席主编 Tourism Management (新西兰), 编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ino Business (美国),编委 Tourism,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澳大利亚),编委 China Tourism Research (香港),编委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印度),编委 旅游规划与设计(北京),主编 旅游学刊 (北京),编委 人文地理 (西安),编委 旅游科学 (上海),编委 地域研究与开发 (郑州),编委 旅游论坛 (桂林),编委 旅游研究(昆明)编委会,编委 商务印书馆、中国旅游出版社“世界著名游记丛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书籍编撰 1.杨小兰、赵永忠、吴必虎、胥波等(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中国旅游报社编著),201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与管理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5月第一版。 2.黄潇婷、吴必虎、朱树未主编, 2014, 旅游学100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吴必虎、董双兵主编,2014,旅游规划设计法规标准手册(法规卷),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4.吴必虎、董双兵主编,2014,旅游规划设计法规标准手册(标准卷),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5.吴必虎、黄潇婷等编著, 2013, 旅游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吴必虎、余青主编,2013, 红色旅游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 Mimi Li and Bihu Wu, 2013. Urban Tourism in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8.吴必虎、丛丽等(北京大学“多途径城市化”研究小组),2013,多途径城市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吴必虎、董双兵主编,2013,云南度假目的地省建设研究报告。云南人民出版社。 10. 章小平、吴必虎主编,2013,智慧景区管理与九寨沟案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1. 吴必虎、尹骏,2012,观光规划原理。台北:新加坡商圣智学习亚洲私人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Cengage Learning)出版,华泰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经销。 12. 吴必虎、俞曦,2010,旅游规划原理(第二版)。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3. 吴必虎、俞曦、严琳,2010,城市旅游规划研究与实施评估。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4. 吴必虎、黄潇婷,2010,休闲度假城市旅游规划。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5. Wu Bihu and Dang Ning, (eds.), 2009, Mega Events and Urban Tourism.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TSA Bi-Annual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Tourism Studies Association.吴必虎、党宁主编,会展节事与城市旅游(国际旅游学会第二届双年会论文集)。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6. 吴必虎,2009,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7. 吴必虎、宋子千,2009,旅游学概论。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 汪芳、吴惠良、朱震峻、吴必虎,2009,城市园林规划理念与管理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 19. 吴必虎、于海波等译(B.W.里切、P.伯恩斯、C.帕尔默原著),2008,旅游研究方法:管理研究与社会研究的结合,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 郭毓洁、吴必虎、于萍译(约翰.A.维佛卡原著),2008,旅游解说总体规划,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1. 吴必虎、宋子千主编,2008,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2. 吴必虎、余青主编,2006,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中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3. Wu Bihu and William Feighery (ed.). 2006.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ourism and the New Asia: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新亚洲改变世界旅游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4. 吴必虎、吴冬青、党宁译(克莱尔·冈恩、特格特·瓦尔原著),2005,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第4版)。中国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5. 吴必虎、刘筱娟,2004,中国景观史。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6. 唐子颖、吴必虎等译校(曼纽尔·鲍德-博拉、弗雷德·劳森原著),2004,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7. 朱虹、党宁、吴冬青等译,吴必虎、朱虹审校(阿拉斯特·莫里森原著),2004,旅游服务营销(第3版)。中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8. 籍琰译,吴必虎审校(世界旅游组织原著),2004,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实例分析。中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9. 吴必虎,2001,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30. 吴必虎著,2000,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 31. 吴必虎主编(北京市旅游局),2000.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32. 吴必虎、徐斌、邱扶东等著,1999,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3. 王铮等主编、吴必虎等副主编,1999,走向县域可持续发展:陆良21世纪议程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科学出版社。 34. 吴必虎、柴彦威主编,1998,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学术论文集第1集)。中国北京:海洋出版社。 35. 吴必虎、刘筱娟,1998,景观志。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 吴必虎、丁季华、楼嘉军等,1997,非星级饭店管理。中国北京:中信出版社。 37. 龙胜平、吴必虎、单正林等译(盖伦·E·格里尔、迈克尔·D·法雷尔原著),1997,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8. 吴必虎等(S·史密斯原著),1996,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39. 吴必虎,1996,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柴田文明,日本人のルーツ:汙国,引用苏北海岸的变迁图,129) 40. 戴光全、马聪玲主编,吴必虎审校,1996,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1. 王铮主编、吴必虎等副主编,1994,地球表层科学进展。中国北京:测绘出版社。 42. 王铮、吴必虎、丁金宏、孙胤社、周清波,1993,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3. 黄仰松、吴必虎主编,1993,中国名泉。中国上海:文汇出版社。 44. 吴必虎等译(加拿大:S.史密斯原著)、保继刚校,1992,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5. 王铮主编、吴必虎副主编,1990,理论地理学进展。中国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荣誉与奖励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旅游地理学杰出贡献奖”,2013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2 北京大学通用电气奖,2002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6 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中青年奖”,1995 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3 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青年地理科技奖”,1993 杂志编辑 主编国内唯一一种旅游规划期刊《旅游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为首任英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联席主编创立国际期刊,作为国际旅游学会(ITSA)官方期刊 教材编撰 1. 黄潇婷、吴必虎、朱树未主编, 2014, 旅游学100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吴必虎、黄潇婷等编著, 2013, 旅游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吴必虎、尹骏,2012,观光规划原理。台北:新加坡商圣智学习亚洲私人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Cengage Learning)出版,华泰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经销。 4. 吴必虎、俞曦,2010,旅游规划原理(第二版)。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5.吴必虎、宋子千,2009,旅游学概论。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讲课程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选修课程:《旅游规划原理》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城市旅游与游憩规划》 指导学生 博士生: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区规划与设计 硕士生:旅游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地规划与户外游憩设计;遗产地保护与活化;旅游区管理与营销;智慧旅游与旅游大数据 已毕业研究生: 博士后:程占红;李志、卿前龙、宋子千 博士生:丛丽、陈蓉(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党宁、高军(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培养)、黄潇婷、金玟周(韩国退学)、李文洁(澳大利亚退学)、李云鹏(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培养)、朴志娜(韩国)、齐莉娜、邵隽、王连勇、谢若龄(马来西亚)、徐小波、杨新军、杨旸(直博生转学)、于海波、曾祺(中国台湾)、张歆梅、赵宏杰(中国台湾)、钟栎娜 硕士生:陈丹丹、程静、崔友琼(韩国)、党宁、邓冰、丁宏伟(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董晓莉、高琨(联合培养)、高明捷、高向平、桂颖、郭毓洁、郝小斐、贺泽亚、黄晓辉、贾佳、蒋依依(硕转博)、姜明(联合培养)、金大雄(韩国)、李白露(联合培养)、李静、李梦娇、李敏琦、李山(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李婷婷、黎筱筱(西北大学联合培养)、刘鲁(联合培养)、刘社军、马世罕、聂淼、乔莹、沈晔、舒华、宋治清(硕转博)、苏国良、苏晶(华东师范大学培养)、苏平、孙晓红(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唐俊雅(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唐子颖、王菲、王珺、王文丽、王颖莹(联合培养)、王妍、旺姆、伍佳、肖金玉、谢志华、邢珏珏、邢星、熊伟、许译文、徐婉倩、薛岚、薛涛、严琳(联合培养)、杨小兰(联合培养)、殷柏慧、余晓娟、俞曦、张静儒、张丽(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张伟、钟栎娜、朱虹、朱诗荟、祝春敏 在读研究生: 博士生:陈映臻(中国台湾)、方琰、高璟、刘鲁、王芳(华侨大学联合培养)、王珺、王梦婷(直博生)、王臻真、许译文、尹骏(中国台湾) 硕士生:欧阳文婷、赵倩、冯祉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主持人,城郊旅游综合体(TCAC)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2013-2016.项目批准号:41271151。 2.合作单位负责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风景道评估体系及模式,2010-2012,项目批准号:40971288。 3.主持人:中国城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与吸引物空间模式研究,2004-2006,项目批准号:40371036。 4.主持人:滇东黔西旅游地域结构与资源持续利用途径研究,1998-2000。批准号:49771037。 5.主持人:国内旅游者流动模式的系统研究,1993-1995,批准号:49201006。 6.第二负责人: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支持系统与宏观布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九五”第二批重点项目,1997-1999。批准号:49631030。 国际机构课题 7.世界银行委托项目,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2003 8.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委托项目,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研究。2001-2002。 9.联合国人居中心UMP亚洲合作项目,四川省乐山市城市管理项目旅游发展咨询研究,2001。 10.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委托项目,安徽两山一湖旅游规划研究,2001 国家部委课题 11.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城市分会,中国旅游城市综合吸引力指标体系研究报告,2011 12.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城市分会,2011年度中国旅游城市综合吸引力年度报告,2011 13.国家旅游局,景观道路与游憩服务设施规范,2011 14.国家旅游局,特色旅游村镇建设体系及其旅游发展战略研究,2010 15.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局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评估标准,2010 16.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局旅游标准化试点地区评估标准,2010 17.国家旅游局,信息化应用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现状与策略,2010 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687).地方感研究及其在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中的应用.教育部.研究时间2010.1-2011.12. 19.国家旅游局,旅游标准化体系表研究,2008 20.国家旅游局,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实施细则,2007 21.国家旅游局,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测评规范,2006 22.国务院六部委(国家旅游局、长江三峡委员会等),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2003 重点旅游城市旅游规划研究 23.洛阳市文物管理局,隋唐洛阳城遗址宫城区及中轴线保护性活化规划及重点项目策划,2011 24.东方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两个重点片区详划,海南东方市招商办公室,2010 25.泗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三个重点片区详规,江苏省泗洪县政府,2010 26.成都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成都市人民政府,2006 27.延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延安市旅游局,2006 28.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西安市旅游局,2005 29.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与产业选择研究,天津泰达旅游集团,2005 30.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政策与战略研究,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05 31.敦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敦煌市人民政府,2004 32.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杭州市旅游委员会,2003-2005 33.济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济南市人民政府,2001 34.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999 重点旅游区规划研究 35.杭州大运河国际旅游区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杭州市运河集团公司,2004 36.内蒙古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旅游局、东联集团,2000-2006 研究成果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纵、横向项目55项;获得省部级奖项7次,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180篇,其中SCI论文56篇;出版学术专著4本、获得两项软件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