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沈泽昊
  • 所属院校:
    北京大学
  • 所属院系:
    城市与环境学院
  •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理学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95~199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博士生(生态学) 1989~199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硕士生(自然地理) 1985~1989,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本科(地理学) 工作经历 2012.10~2013.7, 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2005.2~2007.2,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资助,美国Iowa大学地理系和Duke大学Nicholas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2000.10至今,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8~2000,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 博士后 1992.7~1995.9, 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助研 博士生导师/方向 生物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硕士生导师/方向 植被与景观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 社会服务工作 中国科学院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委员(2019-)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特聘教授(2019-) 西藏自治区政府“川藏铁路规划建设”专家咨询组,成员(2019-)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委员(2018-) 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 全球环境基金小额捐赠项目(GEF-SGP)国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09- ) 西藏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2007-2017) 杂志任职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iology (IF=6.136),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9 ~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IF=2.799),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7 ~ Forest Ecosystems (IF=2.696), Associate editor, 2015 ~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IF=2.416),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7~ 生物多样性,中文核心期刊,编委, 2014 ~ 期刊专辑/专栏特邀编委: Journal of Geograhical Science (IF=1.623), 2019, 29(7). Special issue. "Mountain landscape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样性, 2016, 24(4). “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植被与植物多样性”专辑 Forest Ecology & Management(IF=2.826), 2015, 356. Special section, “Forest fire and ecological impacts i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IF=1.500), 2014, 25(3). Special sec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biodiversity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IF=0.515), 2014, 24(1). Special issu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etwork in Landscape” 荣誉与奖励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7年度 “生态学优秀科技工作者”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与环境,2013年,第6/7完成人 云南省交通科学技术二等奖,云南三江并流地区公路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2013年,第3/15完成人 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二等奖,西气东输工程穿越保护区沿线地区生态保护与管理方案研究,2003年,第4/9完成人 课程教学 1.生态学数据方法与R编程,本科生专业必修,2001~ 2.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生专业选修,2001~2005 3.景观生态学专题,研究生专业必修,2007~ 4.生态学III-景观生态部分,本科生专业必修,2011~ 一、研究兴趣 本人的研究兴趣在于揭示和理解环境过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时空格局及尺度特征,尤其在于生物(主要是植物)适应策略的权衡与协同、群落确定性与随机性机制的贡献、景观格局-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机理;主要采用野外调查、定位观测、实验控制和遥感监测等途径,研究尺度涉及分子、种群、群落、景观和区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森林群落结构与长期过程研究:亚热带山地森林群落的物候、火干扰、树木萌发更新及种子扩散的时空格局、群落构建机制与物种策略;山地森林群落干扰体系与物种响应;复合群落(meta-community)异质空间结构的进化与生态功能解析; 2)景观多尺度格局与过程反馈:种子扩散与基因流的景观遗传学;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动态与景观物、能流的网络分析;景观对入侵植物扩散域适应的影响; 3)生物多样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物种分布模型及在气候变化中的应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分布与变化的影响评估;植物多样性保护空缺和保护热区分析;当前气候分异和第四纪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比较; 4)山地生物地理学:山地植物多样性海拔格局的比较研究;高山树线/干旱树线地理格局与影响机制;中国/全球裸子植物、常绿木本植物、单子叶植物、苦苣苔科植物、中国民族语言的生物地理学研究。 二、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 1、树木年轮分析仪器 VELMEX年轮分析仪 2、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 Mastercycler PCR仪;5415R高速冷冻离心机;FastPrep-24 DNA萃取仪 3、小气候/土壤温湿度观测记录仪: Vantage Pro2 自动气候观测仪;U12温度记录仪;TidbiT@v2袖珍温度记录仪;EM-50土壤温度记录仪 4、野外实验研究基地: 1)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大型植物群落生态监测样地 2)云南楚雄勤丰森林火烧与更新监测实验基地 3)云南迪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环境观测海拔样带 4)中国高山树线动态与环境监测网 三、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主持或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或国际合作项目,863项目专题,省部级或科学院项目等30余项。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1228),云南林火的时空分布、驱动机制及植被的多尺度响应,2020-2023,项目主持。 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四子专题(2019QZKK04020101),云岭山脉自然保护地植被与植物多样性,2019-2022,主持 3)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2019-环保工作-061-N-001-B-008),横断山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干旱河谷高等植物多样性调查及主要人类活动的影响评估,2019-2021,项目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41790425),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敏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应对策略,2018-2022,课题主持; 5)云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18FY001(-002)),《云南植被志》研编,2018-2021,项目主持。 6)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200),西南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地理格局形成及演化,2018-2022,参加; 一、专著/章节、译著 Fang JY, Wang XP, Tang ZY, Shen ZH, Zheng CY. Exploring patterns of plant diversity in China’s mountains. In Spehn EM, K?rner C. eds. Data Mining for Global Trends in Mountain Biodiversity. CRC Press, New York, 2009. 张建军,沈泽昊,曹国斌 (主编). 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北京出版社,2012. 陈利顶,李秀珍,沈泽昊,王根绪,常禹,吴志锋,吴健生. 景观生态学研究。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生态学学科发展报告(2011-2012)。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James A. Clark著,沈泽昊等译. 面向生态学数据的贝叶斯统计:层次模型、算法及R编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朴世龙,刘鸿雁,沈泽昊,牛书丽,彭建.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见: 冷疏影主编,地理科学三十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Shen ZH. Mountain Biogeography. In D. Richardson, N. Castree, M.M. Goodchild, A. Kobayashi, W. Liu, R.A. Marston. eds. 2017.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Doi: 10.1002/9781118786352.wbieg0369. (美国地理学会组织) 沈泽昊,张志明,周伟奇. 第四章. 景观结构与格局。见:曾辉,陈利顶,丁圣彦主编. 景观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pp: 80-106 沈泽昊,刘雪华.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 见:中国生态学学会编著. 2016-2017景观生态学学科发展报告。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王根绪,沈泽昊,王文志,常瑞英. 山地景观生态研究。见:中国生态学学会编著. 2016-2017景观生态学学科发展报告。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