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勇 (男)1976年3月出生,山东济南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数理学院副院长。 学习经历 1995.09-1999.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科/学士 2002.09-2004.07 华中科技大学 直攻博 2004.09-2007.12 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生/博士 工作经历 1999.07-2004.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助教 2004.06-2007.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讲师 2007.12-2012.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副教授 2011.01-2012.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非线性物理中心 博士后研究 2012.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授 教学工作 长期从事本科基础课教学工作,主讲大学物理学(A、B、C)、应用光学、普通物理实验、应用光学实验、专业物理实验等课程,承担物理专业本科生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习教学工作。以副主编出版教材1部,参与编写教材3部,获得中国地质大学第四届、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科研工作 在非线性光学、空间光学孤子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光折变晶体中的空间孤子的演化特性、高阶空间电荷场对亮、暗空间孤子自偏转特性的影响、光折变晶体回路中的独立空间孤子对及耗散系统中的刚性空间光孤子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检索论文14篇,出版科研专著1部。 科研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双光子光折变空间光孤子及其波导特性研究”(2012FFB6409),项目负责;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光折变双光束耦合的准稳态空间光孤子的研究”(2008CDB005),项目负责;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校优秀青年教师特色学科团队资助计划项目“光伏光折变材料中的空间光学孤子及波导特性研究”(CUG120110),项目负责;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校优秀青年教师特色学科团队资助计划项目“光伏光折变材料中的空间光学弧子研究”(CUG090112),项目负责; 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光折变暗空间孤子的自偏转特性研究”(CUGQNL0621),项目负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项目课题“重大工程灾变滑坡演化过程控制理论”(2011CB710606),参加子课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耗散光折变系统中刚性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10574051),主要参加;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重点项目“随机介质中光波的谐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B200604001),主要参加; 湖北省自然基金“太赫兹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和结构分析中的应用”(2008CHB413),主要参加; 湖北省自然基金“基于超导量子干涉仪的绝热过程量子信息处理”(2008CDB305),主要参加; 湖北省自然基金“低阈值随机激光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006ABA345),主要参加; 武汉市晨光计划“钬激光脉冲诱导药物射流治疗脑血栓的方法研究”(201271031430),主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