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宗克清
  • 所属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所属院系:
    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领域:
    造山带高级变质岩和地幔橄榄岩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研究; 太古宙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讲授课程 ·地球化学; ·周口店/北戴河野外教学实习。 招收研究生方向 岩石圈地球化学 教育经历: ·2004.06,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2010.06,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8.3-4,美国赖斯大学,访问学生。 工作经历: ·2015.02-至今,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地质系,访问学者; ·2013.01-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0.07-2012.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讲师。 获奖情况: ·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2004年); ·湖北省三好学生标兵(2008年);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2年); ·第十一届“中国地质大学十大杰出青年”(2014年)。 承担/参加科研项目: l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敦煌地块造山带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壳幔相互作用(No.41473031)》,2015年-2018年; l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塔里木克拉通东北缘早古生代大陆碰撞和造山作用:敦煌地块高压麻粒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No.41203027)》,2013年-2015年; l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摇篮计划项目《塔里木克拉通东北缘太古宙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CUGL140403)》,2014年-2016年; l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题项目《中央超高压变质带东段的部分熔融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No.1212011120161)》,2011年-2013年; l主持校级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经历部分熔融作用的原位微区地球化学研究》(No.CUGL110207),2012年-2014年; l主持教育部科技项目博士点新教师类课题《山东昌乐地幔橄榄岩包体中单个熔体包裹体的元素和Pb-Sr同位素组成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No.20110145120001)》,2012年-2014年; l参加(第五参与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北克拉通破坏中的地幔熔(流)体性质和作用(No.90914007)》,2010年-2012年。 l参加(第二参与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玄武岩Fe/Mn和Nb/Ta比值变化的地球动力学意义(No.40673026)》,2007年-2009年。 l参加国家973项目《大陆板块会聚边界的地幔动力学与现代地壳作用》下属课题《大陆板块汇聚边界深部的三维物质组成及变质演化(No.2003CB716501)》,2004年-2008年; l参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优秀青年教师特色学科团队项目《微区地球化学创新方法研究(No.CUG090105)》,2010年-2012年;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