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桥,男,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博士,自然地理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GU会员。 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2010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硕博连读获第四纪地质学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3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2013年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系任教。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比利时新鲁汶大学访问。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黄土记录的第四纪气候变化、黄河的形成与演化等。以第一作者/合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项目各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排名第二)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函评专家以及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Bulletin、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ScientificReports、AppliedClayScience、QuaternaryInternational、CanadianJournalofEarthSciences、《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第四纪研究》、《古地理学报》、《地质科技情报》、《地质通报》、《湖泊科学》等期刊的审稿专家。 讲授课程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本科生) 北戴河野外实习教学(本科生) 秭归野外实习教学(本科生) 第四纪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生,与其他老师合上)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物源及其古大气环流意义,项目批准号:41672338,项目负责人;项目起止年月:2017年01月-2020年12月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质脂类记录的中国中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水热格局的时空演化,项目批准号:41830319,项目骨干(排名第二),项目起止年月:2019年01月至2023年12月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项目成员,项目起止年月:2019年01月至2023年12月 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项目:关键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演变过程及其机制子课题:季风环境格局的大尺度分异过程(课题编号:XDB26020201),项目骨干,项目起止年月:2018年09月至2023年09月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西宁盆地晚始新世-早中新世湖相沉积记录的早期C4植被扩张,项目批准号:41202249,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西宁盆地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揭示的东亚冬季风起源,项目批准号:2012T50641,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气候突变过程的古温度重建,项目批准号:20110491234,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8.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转变的高分辨率分子化石研究,项目批准号:BGEG1010,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东部植被变化与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批准号:41330105),执行年限:2014.01-2018.12;参与人(已结题) 获奖情况 个人获奖: 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后 2014、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优秀班主任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佳班主任 2018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2/5) 指导学生获奖: 2015年:吴志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科技论文报告会,校一等奖 2015年:吴志鹏、覃荣蓓、吴昊、张绮,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三等奖 2015年:孙宇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6届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地学院优秀奖 2016年:戴高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7届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地学院二等奖 2017年:李莉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8届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地学院三等奖 2018年:赵卿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9届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地学院一等奖 2018年:赵卿宇,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展板奖 2019年:赵卿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届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地学院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