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王连训
  • 所属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所属院系:
    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领域:
    碱性岩浆岩和火成碳酸岩; 岩浆作用过程中的挥发分(F,Cl,Br,I,S,H2O等); 伟晶岩及共生的稀有、稀散及有色金属资源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讲授课程 《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矿物岩石》、《化学岩石学》 招收研究生方向 岩石地球化学方向 1.教育背景: 2010-2014,博士阶段,德国图宾根大学(UniversitätTübingen)岩石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6-2010,硕博阶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2002-2006,本科阶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学士学位; 2.工作经历: 2014.10-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岩矿系 3.近期科研项目: 2016-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北大巴山紫阳-岚皋地区古生代碱性火山-侵入杂岩中的卤素体系(F-Cl-Br-I)研究”,负责人,项目编号(41502046); 2016-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沉积碳酸盐岩地幔再循环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地球化学响应”,参与人排名5,项目编号(41530211); 2016-2018,地调外协项目,“武当地块及邻区火成碳酸岩、碱性岩及稀土矿产成因关系研究”,第二负责人 2015-2018,地调外协项目,"东昆仑东段巴隆地区花岗岩类1:5万填图试点“,第一负责人; 2015-201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高温热水解技术分离岩矿中的卤族元素:装置及流程研发”,负责人; 2015-201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杰出人才培育基金(NO.CUG15061),负责人; 2014-2016,横向项目,“安徽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的科研专题部分“九华山岩体成因机制及全球对比研究”;排名2; 2011-2014,德国自然科学基金,"F-Cl-Brsystematicsincontinentalplutonicrocksfromdifferentgeologicalsettings",参与人,项目编号MA2563/3-1.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