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蔡忠贤
  • 所属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所属院系:
    资源学院
  • 研究领域:
    1.碳酸盐岩沉积层序 2.油气储渗结构表征及形成机理 3.碳酸盐岩油藏描述和动态分析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蔡忠贤,男,1963年生,江苏苏州人,教授,现任《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石油工程系主任,湖北省石油学会理事。 1985年大学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矿产系石油地质专业,后留于石油系任教,199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博士学位,1999-2002进入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学习二年后返校工作。 工作期间共先后主讲了《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油气层物理学》和《油藏工程基础》三门本科生课程和一门《层序地层学》研究生课程,合讲过《储层地质学》及《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技术新进展》二门研究生课程。共招收、指导硕士研究生17名,指导工程硕士14名,合作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3名。 在学术及主要科学研究方向上长期以来坚持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围绕碳酸盐岩沉积层序、油气储渗结构及形成机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表征等方面,在我国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南方开展大量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2004年以来先后得到2个国家“973”专题和1个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完成横向项目7项,在研横向项目3项。在缝洞型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以及碳酸盐岩油气输导体系等研究方向上创建了一定特色,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和专著各1部。并于1992年和1999年分别获得地质矿产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在专业、学科及实验室建设方面,自2002年担任石油工程系副主任以来: ①主持完成了“211”二期《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子项目》的建设任务; ②2003年参与了完成了油气田开发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同年获批); ③2007年参与了完成了石油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工作(同年获批); ④2004-2006作为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协助负责完成了该实验室的建设和验收工作; ⑤2008-2009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完成了资源学院学科、学位点建设项目; ⑥2008年参与完成了油气田开发工程(二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重新申报工作(该二级学科于当年6月被湖北省重新认定为在鄂中央部委院校(含军事院校)省级重点学科); ⑦2008年参与完成了石油工程本科专业申报“湖北省部委院校本科品牌专业”工作(同年8月被批准立项建设); ⑧2008年参与完成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 ⑨2008年参与完成了《油气藏工程实验室》立项申报和建设工作。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情况: 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XDA14010302,深层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演化,2017/06-2021/12,1400万,在研,主持。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三五科技专项,顺北油气区深层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模式,2017/06-2019/12,500万,在研,参加人员。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横向科研课题,RIPED-2017-JS-198,塔中-巴楚地区中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成因及油气成藏过程研究,2017/01-2018/06,130万,在研,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支持项目,U156320033,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白云岩储层差异演化与油气差异富集机理,2016/01-2019/12,295.26万,在研,参与人员。 5.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12CB214804,塔里木盆地构造差异演化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过程,2012/01-2016/08,已结题,第二负责人。 6.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05CB422105,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富集机理与分布预测,2005/10-2010/10,已结题,主持。 专著: 姚光庆,蔡忠贤.油气储层地质学原理与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45千字,2005 会议特邀学术报告: (1)蔡忠贤,白云岩化中的化学和流体动力学问题,第二届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勘探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中国,杭州,2016.11.13-11.14 (2)蔡忠贤,碳酸盐岩溶地质研究和技术方法新进展,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2016年上半年开发技术交流会,中国,乌鲁木齐,2016.7.25-7.26 教育经历 [1]1995.9-1999.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 能源学院 [2]1988.9-1992.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工程|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 [3]1981.9-1985.6 武汉地质学院|资源学院矿产系|学士学位|学士 工作经历 [1]2009.10-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工程系教授|在职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