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谢正辉,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副编(AssociateEditor),EarthSystemDynamics编委(editor),ModelingEarthSystemsandEnvironment、大气科学、气候与环境研究编委。1988年在湖南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所获博士学位;1996-1998年中科院大气所LASG做博士后;1998-2001年先后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助理教授及博士后,2001年进入大气所。从事陆面模式的发展,陆面水文模型与气候模式的耦合,以及陆面数据同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现为中国气象学会水文气象专业委员会主任、数值预报委员会委员,美国AGU、AMS会员,美国MathematicalReviews特约评论员。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70601-气象学 070620-地球流体力学 招生方向 陆面过程模式发展、陆面数据同化、区域气候模拟 计算数学与地球流体力学 教育背景 1993-08--1996-08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所博士 1985-08--1988-04湖南大学硕士 1979-09--1982-07湖南怀化学院学习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01-08~现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二级) 1999-09~2001-07,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 1998-09~1999-08,美国田纳西大学,访问助理教授 1996-08~1998-08,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1982-09~1985-08,湖南怀化一中,教师 承担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年度重点项目:人类用水活动的气候反馈及其对中国陆地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负责人,2019-2023)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陆面水文模型与全球气候模式的研制及其在年代际水文预测中的应用(负责人,2016-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上项目):用水活动影响下的水分能量交换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以沩水河流域为例(负责人,2016-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负责人,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卫星重力场的数据同化及其在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负责人,2011-2013)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多源卫星遥感资料的开发与数据集的建立(参与,2010--20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陆地水文-区域气候耦合模拟及水循环变化机理分析(负责人,2010-201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旱区气候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及归因(参与,2010-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陆气相互作用中径流机制的改进及地下水位的动态表示(40275023,40145020,主持,2003-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项目:地表地下水文机制集成与区域气候模式的双向耦合(90411007,主持,2005-2007)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研究(2005-2007,骨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课题-复杂流动问题的高性能算法研究(2005CB321703,骨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2009CB421407,骨干)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跨流域调水对陆地水循环影响与水安全研究”-考虑调水影响的区域气候与大尺度陆面水文过程相互作用研究(Kzcx2-yw-126-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研究”项目新一代大气、陆面和水文模式的研制及其耦合研究(KZCX2-YW-217)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基于卫星遥感机理模型和陆面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同化研究”(2007AA12Z144)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候系统协同观测与预测研究”任务3-多源卫星遥感资料的开发与数据集的建立”(GYHY2007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