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兴趣:大气气溶胶,气溶胶光学,气溶胶理化特性 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理化光学特性的外场观测研究,针对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粒径分布、吸湿增长、光学特性等开展了系列外场实验,尤其针对黑碳气溶胶的粒径分布、混合状态及其辐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曾在美国PNNL、日本JAMSTEC、香港中文大学短期交流访问。现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大气物理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实验室成员。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并作为骨干参与完成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行业专项、基金等多个项目。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骨干参与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总理基金)、院重点部署项目等。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4篇。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 最新动态 我的学术主页正式开通了。我马上就会更新,等着哦。。。。 工作经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15.2-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12.7-2015.2香港中文大学交流访问|2014.4-2014.6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交流访问|2013.9 教育背景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2007.9-2012.6 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PNNL交流访问|2011.5-2011.8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本科|2003.9-2007.6 项目经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典型城市黑碳气溶胶光谱吸收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2018–2021,主持,在研; 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关中地区大气重污染的加强观测与成因研究”,2017–2019,课题骨干,在研;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课题“多技术融合的综精细化来源解析研究”,2017–2019,课题骨干,在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探讨典型半干旱区大气气溶胶的光谱吸收特性及不同成分对其影响—基于改进的吸收测量方法”,2014–2016,主持,已结题;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和区域气候的影响及控制研究”,2014–2016,课题骨干,已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