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专业,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固定成员。包庆研究员长期从事全球大气和耦合模式研发和应用工作,先后主导或参与了大气模式F/SAMIL和气候模式FGOALS-s/f多个版本的研发,建立FGOALS-f2S2S预测系统,预测结果在气象局和海洋局两个国家级业务中心实现业务化应用,是FGOALS-s2/f参与CMIP5和CMIP6高分辨率比较计划的主要完成人。研发拥有自主版权的显式对流降水RCP方案,改进气候模式中“双赤道辐合带”偏差,较准确再现MJO传播,获得2016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天河之星”优秀应用奖。气候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工作获2011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2012、2015获大气所创新贡献奖,2014获清华—浪潮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2015获AAS期刊最受关注论文奖,2017年获《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优秀审稿专家。主持多个国家级项目,包括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培育项目、面上和青年基金共4项,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组长1项、973和863专题负责人3项,中科院碳专项子课题负责人1项和气象局行业专项课题组长1项。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次,担任AOGS分会共同召集人。截止到2017年底,已正式发表论文62篇,其中SCI论文42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1篇;发表论文被总引1787次,SCI总引1132次,他引1621次,SCI他引10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