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
袁吉有
  • 所属院校:
    云南大学
  • 所属院系: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 研究领域:
    生态恢复与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以及3S技术在生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先后担任过生态工程学、生物统计学、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 职称:
    讲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袁吉有,男,博士,讲师。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专业为生态学。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95年~1998年云南陆良中枢二中 1998年~2002年湖南农业大学农学 2002年~2005年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沙亚热带区域农业生态研所生态学 2005年~2007年宜宾学院生物工程系生态教研室讲师 2007年~2011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学 2011年~201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研究员 2012年~云南大学讲师 讲授的主要课程: (1)生物统计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2届159人 (2)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专业选修周学时3,1届24人 (3)环境监测专业选修周学时3,1届24人 (4)生态工程学专业选修课周学时2,1届25人 (5)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专业选修课周学时3,1届24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生态学专业野外实习2次 (2)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8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资源生态学教材编写,云南大学,2012,参加 科研数据分析与绘图指导,云南大学,2017年,主编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6年1月,《生物统计学》课件获2006年度宜宾学院多媒体课件一等奖,排名第一。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宜宾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城市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学分析——以宜宾市为例,2005-2008主持 (2)宜宾市科技局科技创新项目,仙茅栽培与组织培养技术研究,2007-2011,主持 (3)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开放基金重点项目:滇池流域山地富磷区面源污染物流失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景观生态学分析,2012-2014,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1560112,江孜沙棘的物种形成机制:是同倍体杂交起源吗?2016/01-2019/12,参加。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1360152,富磷土壤放线菌与常见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2014/01-2017/12,参加。 (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26)参与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7)参与 (8)国家攻关项目(2001BA60A-08)参与 (9)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开发(2006BAC01)参与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