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出生,湖北荆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主任,韶峰学者骨干教师。现为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中国流变学青年奖获得者。1998年9月~2002年6月以同届最高分进入湖南科技大学(原湘潭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方向),获得减免1年学费的入学奖励,并于2002年6月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9月进入湘潭大学基础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学习“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2003年9月获准转为03级“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并于2011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流变学专家罗迎社教授,副导师为桥梁专家钟新谷教授;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开展岩土工程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蒋明镜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科学科基金3项,主持其它纵横向课题7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被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授权2项。主要研究特长为道路工程,并在岩土材料本构模型理论、路基沉降计算、边坡长期稳定性分析以及路面工程方面有所专长。 学习工作经历 2003年9月-2011年6月湘潭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 2002年9月-2003年6月湘潭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8年9月-2002年6月湘潭工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本科; 2003年4月-2008年11月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助教; 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讲师; 2013年1月-至今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教授; 2012年1月-2015年3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岩土工程方向; 2014年8月-2014年10月英国华威大学,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2019年9月-2020年9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交通工程》、《路基路面工程》。 研究生课程:《计算土力学》、《公路设计理论》。 获奖情况 “新型钢箱—混凝土组合截面连续梁桥”获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优秀论文,2003,排第1; “材料力学多媒体课件”获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三等奖,2005,排第2; “材料力学CAI软件”获第五届湖南省高等学校“青果软件杯”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2005,排第2; “2007-2008年度优秀班主任”,中共湘潭大学委员会,2008,个人; “中国流变学青年奖”,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2014,个人。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主持“非饱和压实土率敏性及弹粘塑性本构模型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7B260),2017~2020; 主持“基于土体率敏性的流变本构模型理论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E21808),2018~2019; 主持“漳州道路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关键技术及路用性能评价”,横向课题,2019~2020; 主持“城市不良路基快速施工沉降预测和控制技术研究”,横向课题,2017~2018。 ★结题项目 主持“两类应变软化土体的时间相依变形演化机制及本构模型表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JJ2133),2016~2018; 主持“结构性软土率相关解构规律及流变本构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485),2014~2016; 主持“基于分数阶微积分流变力学模型的路基沉降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JJ4006),2012~2014; 主持“基于岩土材料本构模型数据库的辨识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6C843),2007~2008; 主持“两类应变软化土体的率敏性试验及本构理论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4HNKLER01),2014~2016; 主持“软弱砂岩流变特性及本构模型表征”,横向课题(2016FW014),2015~2016; 主持“基于分数阶微积分流变力学模型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湘潭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1QDZ48),2012~2016; 主持“基于MTS809高级实验箱(三轴、扭剪)研制”,湘潭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改造研制项目(SGC2015-005),2015~2017; 主持“大土木工程专业背景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校立教改项目(湘大教发[2007]15号),2007~2008; 主持“岩土材料本构模型数据库软件开发”,湘潭大学学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2004~2006; 参与“黏超弹性复合材料的双尺度力学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256),主要成员排第3,2012~2015; 参与“基于新颖核机器的堆积碎石土滑坡非平稳变形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397),主要成员排第3,2012~2014; 参与“轨道交通减振橡胶疲劳力学行为与寿命预报新方法”,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FJ4061),主要成员排第3,2012~2014; 参与“流变材料长期力学性能加速表征的若干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772156),主要成员排第4,2008~2010; 参与“承载聚合材料非线性流变行为的加速表征及其细观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72123),主要成员排第3,2006~2006; 参与“轨道交通减振橡胶疲劳力学行为与寿命预报新方法”,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FJ4061),主要成员排第3,2012~2014; 参与“橡胶有限变形流变模型及疲劳寿命的加速测试与预报”,教育部重点项目(08A069),主要成员排第4,2009~2011; 参与“固体金属材料流变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研究”,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03JJY3007),成员排第5,2004~2005; 参与“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脱轨分析”,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10JJ6077),成员排第6,2010~2012; 参与“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基本力学性能实验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4C681),成员排第5,200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