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肖守讷
  • 所属院校:
    西南交通大学
  • 所属院系: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领域:
    (1)机车车辆结构设计与理论 (2)机车车辆结构强度 (3)机车车辆碰撞动力学 (4)复合材料与结构轻量化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肖守讷,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1964年6月出生,江苏省沛县人。主要从事机车车辆结构设计及理论、车体与转向架结构强度、碰撞动力学、复合材料与结构轻量化等研究。主要承担项目包括国家科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养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科技厅、国内各大主机厂等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2002年“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获四川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5年“7200kW交流传动全悬挂快速客运电力机车平台的构建及应用”获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轨道交通多功能整车称重调簧试验台研制开发”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三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余篇。 教学经历 2008年9月~至今,车辆强度,51学时,车辆工程专业、载运工具及运用工程专业及精密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2019年9月~至今,结构强度,51学时,工程力学专业课程 教学成果 2005年指导博士生获西南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16年''实验室优秀研究生成才发展指导体系''获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度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年指导硕士生获得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拉扭复合载荷作用下LZ50钢疲劳短裂纹行为研究》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其他,诺伊达地铁车辆项目中间车车体结构静强度分析(国家级) 2.其他,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车体耐碰撞性能分析(国家级) 3.其他,诺伊达地铁车辆项目地铁列车中间车车体结构疲劳强度仿真分析(国家级) 4.其他,悬挂式轨道交通项目车辆技术服务合同(国家级)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接触网关键零部件疲劳失效机理及寿命预测(国家级) 6.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磁浮车辆新材料运用与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国家级) 7.其他,事故碰撞仿真再现分析-列车级响应分析及多体仿真平台(国家级) 8.其他,事故碰撞仿真再现分析-碰撞响应机理研究(国家级) 9.其他,机车车体碰撞仿真计算(国家级) 10.其他,基于模态应力恢复理论转向架辅助安装座疲劳寿命预测研究(国家级) 11.其他,八轴200km/h电力机车车体方案优化设计及强度刚度与振动模态计算(国家级) 12.其他,CRH5型动车组防爬结构研究(国家级) 13.其他,八轴200km/h电力机车车体强度计算分析补充合同(国家级) 14.其他,时速160公里交流传动客运内燃机车车体结构静强度、振动模态、疲劳性能、独立司机室结构振动计算及减重优化分析(国家级) 15.其他,石家庄地铁地铁3号线车辆碰撞模拟计算分析(国家级) 16.其他,南非D45内燃机车车体结构方案论证分析研究(国家级) 17.其他,青岛地铁2号线列车模拟碰撞分析研究(国家级) 18.其他,内燃动力包框架强度分析(国家级) 19.其他,五模块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车体结构静强度分析(国家级) 20.其他,五模块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车体结构疲劳强度分析(国家级) 21.其他,诺伊达地铁车辆项目头车车体结构静强度分析(国家级) 22.其他,车辆模态及动力包等设备悬挂参数计算(国家级) 23.其他,纵横钢铁丰南项目铁水运输车动力学计算(国家级) 24.其他,美国芝加哥地铁列车碰撞仿真分析(投标)(国家级) 25.其他,青岛红岛线列车模拟碰撞分析研究(国家级) 26.其他,GCY600型轨道作业车车体结构碰撞计算分析(国家级) 27.其他,TS02型钢轨探伤检测车车体结构碰撞计算分析(国家级) 28.其他,25型客车模态及综合舒适度匹配技术深化研究—车体钢结构强度及模态研究分析(国家级) 29.其他,德令哈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碰撞模拟计算分析(国家级) 30.其他,北京市轨道交通新机场线碰撞模拟计算(投标)(国家级) 31.其他,佛山南海线车辆耐碰撞模拟计算分析(国家级) 专利成果 1.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防溜车装置(专利号:ZL201810455271.4) 2.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冲压式吸能装置(专利号:ZL201710287757.7) 3.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防偏吸能装置(专利号:ZL201710532977.1) 4.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专利号:ZL201710416171.6) 5.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的三向多级吸能装置(专利号:ZL201710878133.2) 6.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气体弹射碰撞装置(专利号:ZL201711061599.X) 7.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压缩式多级吸能器(专利号:ZL201410664700.0) 8.中国,发明专利,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专利号:ZL201410093629.5) 9.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防爬吸能装置(专利号:ZL201310138844.8) 10.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机车车辆端部碰撞吸能装置(专利号:ZL201310357515.2) 11.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带调心装置的转向架(专利号:ZL201310357562.7) 12.中国,发明专利,用于高速列车碰撞实验的加速装置(专利号:ZL201310394756.4) 13.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碰撞试验台的推动装置(专利号:ZL201310724577.2) 14.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机车车辆碰撞实验用气囊推动装置(专利号:ZL201210065340.3) 15.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囊式机车车辆推动碰撞试验系统(专利号:ZL201210009866.X) 16.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布囊推动器引导与保护系统(专利号:ZL201210009888.6) 17.中国,发明专利,多级浮动式机车车辆抗撞吸能装置(专利号:ZL201110341351.5) 18.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阶跃式多级气体压缩吸能机车车辆抗撞装置(专利号:ZL201110341359.1) 软件著作权 1.2019,列车一维碰撞能量配置方案评估优化系统 2.2016,高速列车转向架模糊可重构设计 3.2012,车体参数管理及协同优化仿真系统 4.2009,高速列车动车组轮轴可靠性系统设计 标准规范编制 1.2018,国家标准,动车组车体耐撞性要求与验证规范 2.2018,国家标准,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悬浮架通用技术条件 荣誉与奖励 1.''实验室优秀研究生成才发展指导体系''获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度教学成果奖(校级,二等奖,2017年) 2.''''轨道交通多功能整车称重调簧试验台研发''''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国家级,三等奖,2017年) 3.“HXN3B型4400马力交流传动调车内燃机车”获铁道科技特等奖(国家级,特等奖,2016年) 4.“HXN3型高原内燃机车研究及研制”获中国中车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级,一等奖,2016年) 5.“东风4D型系列内燃机车”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级,一等奖,2002年) 科研团队 轨道机车车辆结构碰撞与强度研究团队隶属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研究所,主要涉及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非线性动力学、工程力学、断裂力学、复合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863、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车公司、四川省等项目近20项,校企合作项目100余项,获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一等奖1项、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 机车车辆结构设计与理论、列车碰撞安全性、结构强度、疲劳可靠性、吊挂设备耦合振动、复合材料与结构轻量化、动力学、疲劳断裂等。 主要研究对象: 车体(动车组系列、地铁车、磁悬浮车、低地板车、机车以及其它特种车辆(加载车、隧道检测车等)、转向架(构架、车轴、轴箱及其它部件)、吊挂件(电池箱、变压器等车体吊挂件)等。 学术带头人:肖守讷(研究员) 团队核心成员:阳光武(研究员)、杨冰(副研究员)、朱涛(副研究员)、王明猛(助理研究员) 团队学生: 现在读博士生7名,硕士生49余名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硕士牵引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01.车辆设计及理论 硕士牵引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02.车辆系统动力学 硕士牵引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03.车辆强度及可靠性 硕士牵引086100交通运输专业型01.机车车辆结构及可靠性 硕士牵引086100交通运输专业型02.列车系统动力学 硕士牵引086100交通运输专业型03.列车与运行环境相互作用 硕士牵引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术型01.机车车辆结构及可靠性 招生要求 欢迎机械、力学、材料、载运、车辆等专业同学填报,同时: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责任心强、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吃苦耐劳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