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马光同
  • 所属院校:
    西南交通大学
  • 所属院系: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领域:
    从事磁悬浮和电机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应用开发技术研究,涉及机械、电气、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方向,目前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如下: [1]磁悬浮理论及应用(超导磁悬浮列车、电动磁悬浮列车、磁悬浮轴承等) [2]新型直线电机理论与技术(超高速列车驱动技术、电磁发射等应用) [3]磁体优化理论与设计方法(磁悬浮、电机和强磁场装置的磁体系统) [4]非接触供电理论与技术(超导磁体新型供电方法与运行损耗补偿技术)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马光同,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西南交通大学“扬华学者”计划入选者,现任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1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西南交通大学学习,获电气工程学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3月至今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讲师(2010)、副研究员(2011)和研究员(2016)。2011年3月获德国洪堡奖学金,2011年至2013年任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洪堡学者(期间获得时任德国总统接见)。 主要从事超导磁悬浮、直线电机和永磁牵引电机等新型轨道交通相关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在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SuperconductorScienceandTechnology,JournalofAppliedPhysics,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检索86篇),出版专著章节2章,作为第一发明人受理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 教学经历 目前指导博士生8名,硕士生14名。已毕业硕士生11名,指导出站博士后1名。 正在承研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非接触电磁耦合(51722706),2018-2020年,主持,130万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三维电磁-热-力多物理场强耦合模型的超导磁悬浮振动特性研究(51475389),2015-2018年,83万 [3]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16JQ0003),2016-2018年,50万 同时承研一些磁悬浮和电机方向的企业委托开发课题(略)。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接触电磁耦合(国家级)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三维电磁-热-力多物理场强耦合模型的超导磁悬浮振动特性研究(国家级) 科研团队 博士后: 2016年:叶常青 博士研究生: 2016级:周鹏博 2017级:赵正伟杨文姣 2018级:闫兆盈龚天勇 硕士研究生: 2010级:许媛媛(东京海洋大学超导电机博士,广东海洋大学副教授) 2012级:刘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2013级:张涵(东方电气成都研发中心)李兴田(湘潭电机) 2014级:杨晨(中车株洲电机公司) 2015级:刘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王志涛(国家电网公司) 2016级:王超钱航宇刘康 2017级:李刚罗桢蔡尧 2018级:王一宇王瑞晨邓钰科张伟海宋旭亮聂兴超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博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1.电磁悬浮理论与技术 博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2.超导工程应用技术 博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19.电机调速与控制 博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20.新型电机与驱动技术 博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22.电工新材料及其应用 博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25.新型磁技术及其应用 博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26.超导电工电子技术及新应用 博士电气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型01.电机与电器 博士电气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型05.电工新技术新材料 博士电气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型07.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 博士牵引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02.车辆系统动力学 博士牵引086100交通运输专业型01.交通载运装备及服役安全 博士牵引085272先进制造专业型01.交通载运装备及服役安全 博士牵引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术型02.列车系统动力学 博士牵引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术型05.磁悬浮理论及应用 硕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1.磁悬浮系统及控制 硕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2.超导材料、超导技术及应用 硕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3.常导和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 硕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4.新型磁浮技术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1.电机与电器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6.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硕士电气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型01.电气工程 硕士牵引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02.车辆系统动力学 硕士牵引086100交通运输专业型02.列车系统动力学 硕士牵引086100交通运输专业型05.新型轨道列车技术 硕士牵引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术型02.列车系统动力学 硕士牵引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术型05.新型轨道列车技术 招生要求 欢迎性格积极向上,数学物理基础较好,电气、机械和物理相关学科背景,有志于从事电气工程和机械载运工程领域的前沿基础应用科学研究的同学们报考,招生信息如下: [1]博士研究生: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2]硕士研究生: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硕、专硕各学科) 电气工程学院(学硕、专硕各学科)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