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阚前华,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8/11),2017年入选西南交通大学“扬华计划”,2016年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唐立新优秀学者和西南交通大学竢实之星,2012年获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2010年获澳大利亚“奋进研究奖”在蒙纳什大学进行学术访问,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5/8),主持/主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 主要工作学习经历 年月单位专业职务 1998.09-2002.07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士 2002.07-2003.07开封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助教 2003.09-2005.12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硕士 2008.03-2008.12中国核动力设计院设计所外聘 2006.03-2009.09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博士 2009.09-2012.03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11.05-2011.11蒙纳士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系博士后 2011.12-2011.12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2.12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3.08-2013.10蒙纳士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4.03-2014.07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外聘 2015.07-2015.10蒙纳士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6.07-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2017.12-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8.11-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学经历 《ANSYS原理与使用》 《土木工程结构分析专题》 《材料力学》 《大型有限元结构原理及应用》 《力学与工程概论》 教学成果 2019.01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9.04优秀国创项目指导老师(曹圃瑜等) 2018.07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王子仪) 2018.09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团队融合、平台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打造互联网+基础力学课群新模式,康国政,沈火明,鲁丽,江晓禹,高芳清,杨翊仁,朱志武,阚前华,李映辉,蒋晗,龚晖 2017.12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融合、平台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打造互联网+基础力学课群新模式,康国政,沈火明,鲁丽,江晓禹,高芳清,杨翊仁,朱志武,阚前华,李映辉,蒋晗 2016.12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源头培育、过程监管、学术引领、奖助导航——构建高质量博士生培养保障体系,李映辉,康国政,杨翊仁,马晓梅 2016.12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虚实协同﹑教研助力﹑创建基础与应用力学虚拟实验教学中心,高芳清,刘娟,李鹏,李瀛栩,罗会亮, 2016.12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实验资源宏观统筹、细观精造,打造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精品运作模式,高芳清,康国政,罗会亮,储节磊,刘娟,阚前华,熊莉,刑建新 2016.12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融合、平台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打造互联网+基础力学课群新模式,康国政,沈火明,鲁丽,江晓禹,高芳清,杨翊仁,朱志武,阚前华,李映辉,蒋晗 2014.12唐立新优秀学者,阚前华 《大型有限元程序的原理、结构与使用》(第二版)获西南交通大学优秀教材三等奖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道岔轮轨接触行为、性能演化与损伤机理研究(国家级) 2.国家级项目,重载铁路用高耐磨高强韧性钢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省部级重点项目,高速铁路轮轨接触热损伤研究(省部级) 4.省部级重点项目,高速列车车轮滚动接触疲劳研究(省部级) 5.其他,高速列车轮轨接触热损伤机理研究(其他)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热力磁多场耦合循环变形行为的实验及本构模型研究(国家级) 7.其他,滚动接触疲劳三维有限元分析(其他) 8.省部级一般项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路基结构体系与加筋路基长期性能研究(其他) 9.其他,压力边界分析(其他)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三届全国计算力学青年学术研讨会(国家级)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限变形下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热-力耦合循环变形行为及其本构描述(国家级) 12.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激光强化技术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工业示范应用子课题(国家级) 13.校级一般项目,先进材料的复杂热力学行为及其工业应用(校级) 14.其他,重载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研究(其他) 15.其他,有限变形下热力耦合循环本构模型研究(其他) 16.省部级重点项目,结构安全与服役力学基础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省部级) 17.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iTi形状记忆合金非比例多轴应力疲劳失效模型研究(省部级) 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内部热效应的形状记忆循环本构模型研究(国家级) 19.其他,反应器器体换热管和管板优化设计(其他) 20.省部级一般项目,高速公路路基回弹模量模型研究(省部级) 21.其他,大变形下的热力耦合循环本构模型研究(其他) 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轴加载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高分子材料刮擦破坏机理(国家级) 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第一性原理对氟化石墨烯纳米带性能的研究(国家级) 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湿-热-力耦合循环本构关系研究(国家级) 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泡沫铝循环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研究(国家级) 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先进材料本构关系(国家级) 27.省部级一般项目,地方道路及高压电力线上跨高铁安全防护措施研究(省部级) 28.省部级一般项目,斜拉索锚具强度有限元分析(省部级) 29.省部级一般项目,大跨度桥梁监管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省部级) 30.其他,换热器有限元分析(其他) 31.其他,二氧化碳液体储槽吊带支座温度场分析(其他) 32.其他,反应器器体有限元静强度分析(其他) 33.其他,二氧化碳液体储槽关键部位的温度场有限元分析(其他) 34.其他,超弹性NiTi合金低周疲劳实验研究及其失效模型研究(其他) 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观机理的非比例多轴棘轮行为本构模型研究(国家级) 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棘轮效应的非比例多轴应力疲劳失效模型研究(国家级) 37.校级重点项目,超弹性NiTi合金相变棘轮行为本构模型研究(校级) 38.其他,反应器换热管强度有限元分析(其他) 39.其他,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有限元静强度分析(其他) 40.其他,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有限元静强度分析(其他) 41.其他,灭菌器器体有限元静强度分析(其他) 42.其他,机械传动轴组合体全接触分析(其他) 43.其他,低温液体储槽静强度和稳定性分析(其他) 44.其他,液化石油天然气罐式集装箱有限元静强度分析(其他) 45.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棘轮行为的本构描述(国家级) 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镍钛合金应力诱发相变下的微磨损机理研究(国家级) 专利成果 1.中国,实用新型,一套形状记忆高分子热力耦合变形实验装置(专利号:ZL201820307827.0) 2.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可提供不同液体介质环境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疲劳试验皿(专利号:ZL201620844930.X) 3.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疲劳实验装置(专利号:ZL201520754667.0) 4.中国,实用新型,一种聚合物材料室高温多轴循环试验装置(专利号:Zl201521139815.4) 出版专著 1.2019,专著,非线性本构关系在ABAQUS中的实现 2.2018,专著,Experimentsandmodelsofthermo-Inducedshapememorypolymers,shape-memorymaterials(Chapter5) 3.2018,专著,材料力学实验、仿真与理论 4.2017,专著,CyclicplasticityofEngineeringMaterials:ExperimentsandModels 5.2015,专著,Anewkinematichardeningruledescribingdifferentplasticmoduliinmonotonicandcyclicdeformati 6.2015,专著,连续介质力学基础及其应用 7.2014,专著,工程材料的棘轮行为及棘轮-疲劳交互作用 8.2013,专著,AcycliccrystalplasticmodelconsideringbothdislocationslipanddeformationtwinningforTi-6Al 9.2008,专著,大型有限元程序的原理、结构与使用(第二版) 10.2006,专著,MSC.MARC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二次开发 11.2006,专著,ANSYS高级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二次开发 软件著作权 1.2019,基于ABAQUS平台的钢轨焊接接头轮轨动态滚动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 2.2019,基于ABAQUS平台的轮轨双轮对滚有限元分析软件 3.2019,基于ABAQUS平台的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 4.2018,基于ABAQUS平台的钢轨表面激光冲击强化塑性变形有限元分析插件系统 5.2018,基于ABAQUS平台的激光淬火强化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 6.2018,基于ABAQUS平台的超弹性NiTi合金动态裂纹扩展有限元分析软件 7.2017,基于ABAQUS的三维轮轨廓形优化有限元分析软件 8.2016,基于ABAQUS平台的加筋路基结构变形有限元分析软件 学术交流情况 1.2018,Asia-PacificSymposiumonEngineeringPlasticityanditsApplications2018 2.201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tructuralFatigue﹠FractureTheory﹠ExperimentalTechnology(FFTE2018) 3.2018,ICPDF201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lasticity,Damage,andFracture2018 4.2018,第18届中美力学大会(USNC-TAM2018) 5.2018,第十三届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学术会议 6.2017,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 7.2017,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ailTransportation 8.2017,2017年全国塑性力学大会 9.2017,2017中国力学大会 10.2016,9thChina-JapanBilateralSymposiumonHighTemperatureStrengthofMaterials 11.2016,13thAsia-PacificSymposiumonEngineeringPlasticityandItsApplications 12.2016,2016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tructuralIntegrity 13.2014,第六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14.2014,2014年全国固体力学大会 15.2014,201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nctionalMaterials(ICFM2014) 16.2013,13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racture 17.2013,2013年西部实验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18.2013,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 19.2013,2013全国塑性力学大会 20.2012,ICCM2012,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ingTechnologyandInformationManagement 21.2012,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tactMechanicsandWearofRail/WheelSystems 22.2010,ICCM2010 23.2009,2009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 荣誉与奖励 1.团队融合、平台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打造互联网+基础力学课群新模式(国家级,二等奖,2019年) 2.工程材料非比例多轴棘轮-疲劳交互作用研究(省部级,二等奖,2019年) 3.高速铁路关键部件伤损机理及服役行为评估技术(省部级,二等奖,2019年) 科研团队 [1]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结构的服役安全及力学基础 康国政,王弘,师明星,蒋晗,张娟,朱志武,刘宇杰,阚前华,李翔宇,张旭,杨翊仁,沈火明,张明禄,李鹏,刘娟,范晨光,鲁丽,蔡力勋,江晓禹,包陈,李映辉 [2]指导博士生 姓名年级论文题目工作单位/地点 邱博2014级超弹性镍钛合金多轴热力耦合循环变形行为实验和本构模型研究 谢曦2014级基于相场模拟的超弹性镍钛合金热-力耦合循环变形行为研究(合作指导) 李建2015级热致形状记忆聚氨酯热力耦合循环变形实验和本构模型研究 赵天行2015级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结构和功能疲劳失效研究(合作指导) 丁立2017级高阶应变梯度循环塑性本构模型研究(合作指导) 徐祥2017级基于微观机制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循环本构模型研究 王子仪2018级基于微观机制的耦合损伤循环本构模型研究(合作指导) 赵吉中2018级高速道岔钢轨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伏培林2019级梯度结构接触问题研究 [3]指导硕士生 姓名年级论文题目工作单位/地点 王海林2008级形状记忆合金循环变形行为实验和模型研究(协助指导)郑州机械部第六设计院 付仁2010级核动力工程压力管道的热棘轮边界研究(协助指导)厦门建筑科学研究院 梅作舟2012级基于混合Lagrange-Euler算法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疲劳损害研究华舟重工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杨强军2012级超弹性镍钛合金单轴率相关循环变形行为及其本构描述(合作指导)南车集团株洲电力公司 唐伟文2012级穿山甲鳞片宏-微观力学性能表征和耐冲击性仿真(合作指导)广东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谢瑞丽2013级基于有限元的轮轨热力耦合滑动接触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 董诗玉2013级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血管支架有限元分析(合作指导)中车长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方涛2014级高速铁路轮轨钢棘轮-疲劳交互作用实验和失效模型研究(合作指导)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徐祥2014级形状记忆镍钛合金热机械循环变形实验和本构模型研究(合作指导)攻读博士学位 张泽斌2015级形状记忆聚合物热力耦合循环热力学变形行为研究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蒋钦贤2016级超弹性NiTi合金断裂行为实验和有限元模拟中航工业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魏健蓝2016级激光选区淬火对U71Mn钢轨磨损性能的影响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樊译璘2016级重载铁路轮轨塑性匹配有限元分析(合作指导)珠海市悉孚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赖涵2016级考虑棘轮效应的U78CrV重载钢轨滚动接触疲劳分析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杨刚2016级高速列车轮轨滚动接触下钢轨热损伤研究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邢远2016级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对钢轨塑性变形的影响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赵吉中2017级重载铁路次表面微观塑性演化和裂纹扩展机理分析硕博连读 庞兴2017级高速铁路钢轨焊接接头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王孝文2017级土体在循环压缩下的塑性变形及其本构建模 冯大刚2018级考虑服役温度环境的轮轨循环塑性演变及其预测 梁志鸿2018级热致形状聚合物本构模型研究 伏培林2018级梯度结构接触问题研究硕博连读 唐妍婕2018级0Cr19Ni9Ti耦合损伤循环粘塑性本构模型研究(联合培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赵家祥2019级考虑加载历史效应的NiTi合金相变棘轮行为研究 张晨2019级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多轴循环变形实验和本构模型研究 宋世江2019级锡铅焊料宏微观本构模型研究(合作指导) 姜礼益2019级高速铁路磨损-疲劳竞争机制研究(合作指导)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博士力学080100力学学术型02.固体力学 博士力学080100力学学术型03.工程力学 硕士力学080100力学学术型02.固体力学 硕士力学080100力学学术型04.工程力学 招生要求 1)学习态度端正,能投入时间到研究中; 2)语文、数学和英语基础较好; 3)有执行力,不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