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薛具奎
  • 所属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 所属院系: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超冷原子分子理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复杂等离子体理论及应用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基本情况 姓名:薛具奎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3.5 党派:群众 籍贯:甘肃秦安 工作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地址: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教育背景及主要工作经历 一、工作简历: 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9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获计算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89.9-1991.1在中科院计算中心做访问学者。1991.2-1996.7在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1996.9-1999.7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大气物理专业博士学位(进行非平衡统计物理、非线性热力学与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1999.8至今,在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任教。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超冷原子分子理论和等离子体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特色内容有:量子简并气体在光学晶格中输运特性、量子相变以及在外场中集体激发与稳定性,经典与量子等离子体不稳定性与非线性过程,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引起的粒子加速与辐射特性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其中在Phys.Rev.Lett.上发表1篇、Phys.Rev.A(E)、Appl.Phys.Lett.、Europhys.Lett.上发表20余篇、在Phys.Plamsa上发表20余篇;研究成果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陇原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个人荣誉 2013年获甘肃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2011年获第八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2年4月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2014、2009年当选甘肃省第二层次领军人才 2006年三月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2005年12月获甘肃省第十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教学工作 1、主讲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非线性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连续介质力学、稀薄原子气体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计算物理、数值方法等课程 2、主持甘肃省精品课程-《高等数学1》 3、主持“甘肃省高等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4、负责《BEC探究》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 5、出版著作:《非线性物理基础》,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等离子体通道中激光驱动电子加速与辐射特性研究”(2019-2022,编号1186501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造规范势下超冷原子的量子模拟”(2015-2019,编号11475027)子课题。 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超冷偶极原子气体在缺陷光晶格中输运特性研究”(2014-2016,编号:2013620311000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冷原子气体在无序晶格中相变和相干动力学特性”(2012-2016,编号1127425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均匀非平面有界量子等离子体中不稳定性与集体激发(2010-2012,编号1097511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超冷简并量子气体中集体行为和相变特征的研究(2008-2010,编号10774120)。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柱型、球型孤波及其稳定性的研究(2004-2006,编号10347006)。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平面、高维孤波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2005-2007,编号10475066)。 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超流量子气体在光晶格中相变与相干动力学特性”(2012-2013,编号1208RJZA250)。 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超流费米量子气体在外场中的动力学性质”(2010-2011,编号1010RJZA012)。 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尘埃等离子中非线性波相互作用的研究”(2006-2007,编号3ZS051-A25-013)。 获奖情况 主持的“原子电子气在外场中的相干动力学特征”,2016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的“缺陷光晶格中量子气体相干性与输运特性”,2014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的“量子气体在复杂外场中相变及动力学特性研究”,2012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持的“量子气体在复杂外场中动力学特性研究”,2012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2012年获甘肃省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四) 主持的“超冷量子气体在光晶格中输运特性研究”,2010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的“外场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动力学特性研究”,2008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的“非平面波及其稳定性研究”,2006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负责人之一的“连续介质物理中多种线性与非线性波及其稳定性问题研究”,2005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主持的“非线性局域拟序结构的研究”,2004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类非线性物理问题的研究”,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 指导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竟赛于2001、2002年度分别获得甘肃省二等奖、一等奖。 主持的“模拟粘性分离流的数值方法研究”,1997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流体运动的扩散抛物化理论、方程和数值方法”,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主持的“模拟粘性分离流的数值方法研究”,1996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的“数值模拟粘性分离流场的算法研究”,1992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