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及主要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 2012/09-2015/06,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理学博士 2005/09-2008/06,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理学硕士 2001/09-2005/06,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理学学士 主要工作经历: 2017/11-至今,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在站博士后 2016/07-2017/10,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 2011/07-2016/07,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验师 2008/07-2011/07,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助理实验师 个人荣誉 获2011年度“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教学工作 实验课程教学:普通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科研项目 1.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模板法制备ZnO基空心纳米结构传感器及VOCs探测敏感性能系统研究,17JR5RA072),2017-2019,主持,在研 2.西北民族大学电子材料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年度开放基金课题(镧系稀土(La、Pr)掺杂Zn、Sn氧化物复合纤维结构制备及气敏特性研究),2017-2018,主持,在研 3.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Zn、Sn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制备工艺及气敏特性研究,2015B-027),2015-2016,主持,已结项 4.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稀土La掺杂ZnO纳米结构的光学及气敏特性研究),2013-2014,主持,已结项 5.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低维ZnO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研究,NWNU-LKQN-13-18),2014-2016,主持 6.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维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增强机理的研究,1308RJZA258),2013-2015,参与 7.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ZnO基纳米薄膜材料的强紫外光发射以及蓝色发射的机理研究),2011-2013,参与 8.甘肃省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低维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增强机理的研究),2012-2014,参与 9.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过渡金属掺杂ZnO基稀磁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研究),2008-2010,参与 获奖情况 1.2017年“α-Fe2O3及掺杂Zn/Sn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制备工艺与有机污染性气体敏感探测研究”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教育厅,排名第二 2.2017年指导物理学专业学生(高子义、蒋浩浩)参加首届甘肃省大学生物理竞赛荣获三等奖,甘肃省物理学会 3.2017年指导非物理学专业学生(王琦、张根)参加首届甘肃省大学生物理竞赛荣获三等奖,甘肃省物理学会 4.2016年“Ag/Cu/Fe掺杂ZnO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光电和气敏特性研究”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排名第三 5.2016年“掺杂Zn、Sn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光电及气敏特性研究”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6.2012年“纳米光电材料与超导材料的制备和特性研究”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 7.2011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排名第十 发表论文目录 本人的研究工作主要跟随马书懿教授/博导研究团队。本团队主要研究ZnO及SnO2等多种类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合成工艺、微结构调控表征及气敏光电特性分析。以气敏特性研究为例,我们采用高压静电纺丝及水热合成工艺制备获得了微结构稳定、比表面积大的稀土钇(Y)、镨(Pr)、铈(Ce)、镧(La)等掺杂ZnO、SnO2、Fe2O3及NiO的多种类纳米材料。XRD、SEM及TEM等分析显示,上述多种类晶态纳米结构呈现出一维长纤维、大长径比管状、空心球状、珊瑚状等丰富的形貌特征。静态气敏测试及分析表明,通过技术参数优化、掺杂元素调控等手段能有效改善敏感材料的敏感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ens.ActuatorsB》、《Mater.Lett.》、《Appl.Surf.Sci.》和《J.AlloysCompd.》等国际SCI权威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