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鹿晨昱
  • 所属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 所属院系: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为人地关系、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研究领域: 人地关系、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鹿晨昱,男,汉族,1981年5月出生,甘肃兰州人,理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理科学科建设委员会学术助理。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已合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5篇,EI收录4篇,CSCD/CSSCI收录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项。主持承担及参与了多项地方政府委托的循环经济规划、清洁生产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等相关政策咨询项目。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2015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1项。 2000年9月-2004年6月,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4年9月-2009年6月,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9年9月-2011年8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工作,担任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1年9月-现在,在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工作,担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5年7月-2016年7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 2017年3月-现在,在西北师范大学理科学科建设委员会工作,兼任学术助理。 讲授课程: 《计量地理学》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261112):基于3S的庆阳区域发展可持续性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理研究,2013/01-2016/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561110):欠发达地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时空综合测度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2016/01-2019/12。 3.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04FKCA067):基于GIS与SD的甘肃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发,2013/08-2016/12。 4.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049F):甘肃省工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2013/08-2014/08。 5.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WNU-LKQN-10-20):基于GIS的农-工产业转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庆阳为例,2011/01-2013/12。 6.主持完成了《兰州市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兰州市“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等多项地方政府委托的相关政策咨询项目。 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0871061):1980s以来汉藏回民族地区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的时空比较研究——以甘肃定西、甘南、临夏为例,2009/01-2011/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061050):基于地区间实物投入产出模型的社会水循环机理研究——以黑河流域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为例,2011/01-2013/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461011):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民勤绿洲植被优势种蒸腾耗水估算,2015/01-2018/12。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BSH001):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2006/06-2008/06。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SH059):民勤绿洲边缘区农村家庭可持续生计的障碍及路径研究,2011/06-2013/06。 其他成果: 鹿晨昱,甘肃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15SR036033),国家版权局,2015.2. 获奖情况: 1.2015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2.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2009年10月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中鉴定等级获得优秀。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