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新闻 2020年3月30日,与隆平科技围绕区块链在农业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展开交流与合作 2020年3月20日,赴苏州技术产业研究院、苏州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交流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事宜 2020年3月13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投资公司来课题组围绕区块链在智能巡检领域的应用展开合作交流 2020年3月11日,亚马逊云服务(AWS)来课题组洽谈建立合作伙伴事宜 2020年1月21日,天朗科技来课题组围绕区块链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展开合作交流 2020年1月10日,赴IBM中国围绕区块链技术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展开合作交流 2020年1月8日,赴顺丰科技(北京)围绕物流溯源、供应链金融展开合作交流 2020年1月7日,赴中科院自动化所与袁勇研究院团队、华东师大金澈清老师团队围绕容错区块链架构展开交流 2019年12月30日,顺丰科技来课题组围绕区块链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展开交流 2019年12月25日,华为中央研究院谢尔德实验室来课题组围绕区块链技术展开交流 2019年12月19日,获批教育部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IBM支持的“区块链案例分析与场景设计”课程;2018年获批教育部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微众银行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实践”课程。再加上“区块链与分布式信任”通识课程,本课题组区块链技术与实践课程体系已搭建完毕并已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 2019年12月13-15日,裴庆祺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第109期学科前沿讲习班(-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学术主任 2019年11月5日,裴庆祺参加海南区块链技术研讨会并做报告 2019年10月19日,裴庆祺参加首届智慧社会论坛暨第十六届“心灵与机器”会议并做报告 2019年9月27日,中兴无线研究院来课题组围绕移动边缘计算、物理层安全展开交流 2019年9月22日,赴OPPO(深圳)围绕云边端架构下数据安全共享展开交流 2019年8月24-25日,团队研究生组团参加微众银行首届金融科技高校技术大赛,获区块链赛道第三名 2019年7月11日,受聘商洛市数字经济发展专家顾问 2019年5月14日,赴国家商用密码检测(上海)中心交流(区块链应用与安全评测) 2019年5月12日,与中钞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杭州互联网公证处负责人交流(融印平台) 2019年5月11日,参加第三届边缘计算技术研讨会,并担任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9年5月9日,赴浙江工业大学与陈铁明教授团队交流(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中应用) 2019年4月30日,华为公司技术人员来课题组交流(大数据溯源) 2019年4月24日,挪威工程院院士、UniversityofStavanger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服务式计算研究创新中心主任容淳铭教授到课题组学术交流(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享及安全) 2018年12月7日,陕西省区块链与安全计算重点实验室获立项建设,于全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新波教授任理事会理事长,沈八中教授任实验室主任,裴庆祺教授任实验室执行主任 2018年10月5日,西安市移动边缘计算及安全重点实验室获立项建设,施巍松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裴庆祺任实验室主任,陈晨任实验室执行主任 2018年3月26日,学校成立区块链应用与评测研究中心,于全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裴庆祺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个人简历 裴庆祺,男,1975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ISN)成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区块链应用与评测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移动边缘计算及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区块链与安全计算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持并参与了30余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新一代移动通信重大专项等项目。在IEEETDSC、TIFS、TWC、TVT、TII、IOTJ,ACMCCS、IEEEINFOCOM等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申请国际PCT专利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0余项。参与制定多项标准,已获颁布的包括中国国家标准4项、中国电子行业标准2项、IEC国际标准3项。研究成果分别荣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三)、2008年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1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等科技奖励。 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西安市创业导师、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美国数学模型竞赛二等奖1项,分别荣获第十二届、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2009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撰写教材及专著4部、教改论文14篇。 科学研究 主持的科研项目: 大数据环境下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及风险管控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研) 安全防御,十三五预研(在研)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平台研究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在研) 区块链数据隐私保护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在研) 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认知与攻击技术研究,校所合作项目(在研) 基于群体智能的分布式认知无线网络双向入侵检测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结题) 智慧城市公共支撑与服务平台安全要求标准研究,网信办信息安全国家标项目(结题)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粒度可控、融合信任的隐私保护机制,广西云计算与复杂系统重点实验室基金(结题) 区块链技术研究,校企合作项目(结题) 组网技术,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结题)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认知循环的双重信任管理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结题) 无线通信网络及其安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结题) 接入与故障检测恢复技术,十二五军事预研项目(结题) 数字权益管理中基于安全策略博弈控制的多方信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结题) 检测感知技术,国防预研基金(结题) 安全防护,国防预研基金(结题) 加密算法研究,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基金(结题) 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的机载信息安全支撑技术研究,航空科学基金(结题) 数字内容可信授权使用控制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结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与应用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结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组网技术,西安市科技攻关项目(结题) 多频自组织网技术研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高校合作基金(结题) 高速/变速宽带跳频技术研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高校合作基金(结题) 联合申请的研科研项目: 画像技术,军委科技委(在研) 信息传播模型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前沿类,在研) 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保护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前沿类,在研) 5G移动通信系统组合安全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研) 移动互联网服务及隐私保护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研) 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信息安全专项(结题) 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十二五军事预研项目(结题) 数字家庭无线网络体系结构及兼容性理论与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 基于生物特征的网络安全防护模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结题) 参与的科研项目: 传感器网络安全性检测分析技术与测试系统,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科技重大专项(结题) 基于秘密共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结题) 授权技术发明专利-部分列表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SaaS的平台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ZL201310199092.6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节点检测的分布式频谱感知方法专利号:ZL201410482194.3 接收者身份匿名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法,专利号:ZL201310168099.1 车辆网络中保证业务时延要求的时隙分配方法,专利号:ZL201210334907.2 VANET中基于多路径连通时间和信任度的路由选择方法,专利号:ZL201210395145.7 无线局域网中考虑节能的调度方法,专利号:ZL201210480851.1 文件安全保护系统及其方法,专利号:ZL201210493223.7 车辆自组网中基于位置预测的连通度感知路由方法,专利号:ZL201310192177.1 广播方案中授权接收者匿名集的构造方法,专利号:ZL201110347192X 一种基于访问向量的内部威胁特征构建方法,专利号:ZL201310280393.1 基于强弱联系反馈的多媒体社交网络信誉值计算方法,专利号:ZL201310589064.5 分布式认知无线网络基于联盟博弈的频谱分配方法,专利号:ZL201310120637.X 分布式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评估认知用户信誉度的方法,专利号:ZL201410125545.5 一种面向用户需求和提升网络性能的动态频谱接入的方法,专利号:ZL201310148115.0 认知无线网络中针对追踪用户攻击的抵御方法,专利号:ZL201210221970.5 基于动态网关的安全通信方法,专利号:ZL200910219101.7 基于EPCC-1G-2标准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专利号:ZL201110356136.2 一种避免认证阻塞的节点认证方法,专利号:ZL2012102023969 基于随机性测试的WSN协议安全性测试体系结构,专利号:ZL201110366474.4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安全性测试系统,专利号:ZL201110356015.8 中心式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信誉值的资源分配方法,专利号:ZL201210230640.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专利号:ZL201110257525.X 认知无线网络中对多种攻击防御的多用户频谱分配方法,ZL201210011606.6 认知无线网络自适应信任管理系统及其方法,ZL201210001586.4 域间认证及密钥协商方法,专利号:ZL201010528012.3 基于公平和避免冲突的协作中继选择方法,专利号:ZL201010220583.0 支持应急响应的传感器网络动态轮询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1010546446.6 基于fuzzyvault和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方法,专利号:ZL201010289870.7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RSSI和LQI的快速切换方法,专利号:ZL201010204178.X 无线传感器安全定位方法,专利号:ZL200810150308.9 基于身份自证实的异构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方法,专利号:Zl201010199149.9 基于虚拟机的物联网网关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专利号:ZL201010188081.4 基于评价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切换预认证方法,专利号:ZL201010187930.4 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服务保障的快速切换方法,专利号:ZL201010100216.7 基于秘密共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通信方法,专利号:ZL200910219100.2 基于身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信任方法,专利号:ZL200910023254.4 分层洋葱环路由方法,专利号:ZL200910023640.3 一种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专利号ZL200810150309.3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的加密方法,专利号ZL200810150646.2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方法,专利号ZL200810150642.4 一种增强指纹FuzzyVault系统安全性的方法,专利ZL200810150579.4 一种双向认证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200610104170.X 基于分层映射的内部威胁模型建立方法,专利号:ZL200810232710.1 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限时高效的分等级数据擦除方法,专利号:ZL200810150834.5 基于密钥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0710017252.5 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方法,ZL200710017605.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接入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及服务提供方法,ZL200710017543.4 软件著作权-部分列表 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层权限管理系统,V1.0,软著登字第2002460号, 基于POW的区块链VP节点激励系统,V1.0,软著登字第2003331号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邮件系统,V1.0,软著登字第1999978号 基于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的主动防御系统,v1.0,软著登字第1716757号 Hadoop下的用户数据挖掘与行为分析系统v1.0,软著登字第1646510号 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646504号 基于标签的个性化推荐系统v1.0,软著登字第1646521号 Android白盒加密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234762号 低功耗网络环境下通用应用层安全协议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2155563号 自组织网络快速认证及密钥分发系统v1.0,软著登字第1257346号 分层分簇多路径路由协议HCMRP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257597号 网络主机端口扫描器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44800号 静态源代码分析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44798号 AODV路由协议攻击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42830号 XSS平台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43068号 SQL注入测试平台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43072号 数据可视化的虚拟蜜网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43077号 网络渗透踩点测试平台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44829号 WLANMesh网络接入系统软件,软著登字第071010号 基于WindowsCE5.0的数据通信防火墙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64035号 网络攻防平台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52942号,登记号:2006SR05276 基于PKI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0897号 机载综合核心处理系统数据擦除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0898号 机载综合核心处理系统安全管理软件V1.0,软著登字第100899号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加密软件1.0,软著登字第0160445号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快速重认证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246796号 跨域的无线网络安全支撑平台客户端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246797号 异构无线融合组网统一认证中心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233621号 异构融合网络本地认证服务器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229810号 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互联系统网关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234233号 无线传感器网络成簇和簇头选举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230370号 基于CA的安全认证软件1.0,软著登字第0626671号 基于身份鉴别的内网安全软件1.0,软著登字第0626745号 物联网数据可视化查询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715583号 内部威胁身份鉴别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716753号 基于BT5的自动化渗透测试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698178号 移动自组织网络密钥管理软件v1.0,软著登字第0884087号 国家/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术语,标准编号:GB/T30247-2013,2013年12月31日发布,2014年7月15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可信技术规范可信连接架构,标准编号:GB/T29828-2013,2013年11月12日发布,2014年2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评估方法,标准编号:GB/T34942-2017,2017年11月01日发布,2018年05月0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检测机构条件和行为准则,标准编号:GB/T35280-2017,2017年11月01日发布,2018年05月0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办公设备安全测试方法,标准编号:GB∕T38558-2020,2020年03月06日发布,2020年10月0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系统结构,标准编号:SJ/T11407.1-2009,实施日期:2010.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数字证书测试规范,标准编号:SJ/T11407.2-2009,实施日期:2010.03.01 科技获奖-部分列表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异构多域无线网络协同安全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排名第三) 201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信息汇聚网络异构组网及安全关键技术(排名第一) 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二等奖,无线环境下数字内容保护技术(排名第一) 2008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接入技术(排名第二) 教学获奖-部分列表 2009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信息安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排名第八) 2005年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突出特色建立一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排名第五) 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信息安全青年论坛为抓手,建设信息安全教学团队,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排名第二) 201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实施双优战略,改革电子信息类来华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排名第二) 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科研团队 课题组教师 谢敏副教授:http://web.xidian.edu.cn/xiemin/ 王祥副教授:http://web.xidian.edu.cn/wangxiang/ 詹阳讲师:http://web.xidian.edu.cn/yzhan/ 刘雪峰副教授:http://web.xidian.edu.cn/liuxf/ 李红宁讲师:http://web.xidian.edu.cn/hnli/ 安玲玲副教授:http://web.xidian.edu.cn/all/ 李小青副教授:http://web.xidian.edu.cn/xqli/ 陈晨副教授:http://web.xidian.edu.cn/cchen/ 俱莹副教授:http://web.xidian.edu.cn/juying/ 马立川讲师:https://web.xidian.edu.cn/lcma/ 合作导师 ProfessorYongXiang:http://www.deakin.edu.au/~yxiang/ ProfessorWeisongShi:http://www.cs.wayne.edu/~weisong/ Dr.YaoLiu:http://www.cse.usf.edu/~yliu/ Dr.LinChen:https://www.lri.fr/~chen/ Dr.QinghuaLi:http://csce.uark.edu/~qinghual/ Dr.YuanxiongGuo:http://guo.ceat.okstate.edu/ Dr.MiaoPan:http://www2.egr.uh.edu/~mpan2/ Dr.HaoYue:http://unixlab.sfsu.edu/~haoyue/ Dr.LinaYao:http://www.linayao.com/ 庞辽军教授:http://web.xidian.edu.cn/ljpang/ 沈玉龙教授:http://web.xidian.edu.cn/ylshen/ 朱晓妍教授:http://web.xidian.edu.cn/xyzhu/ 杨力教授:http://web.xidian.edu.cn/yangli/ 高军涛副教授:http://web.xidian.edu.cn/jtgao/ 曾勇副教授:http://web.xidian.edu.cn/yongzeng/ 在站博士后 李腾、马鑫迪、马立川 在读博士生 闫玉双、肖阳、Tesha(坦桑尼亚)、魏朝晖、谢光旭、雷静、冯杰、王硕(访学)、李倩文、赵冬晓 在读硕士生 2017级:王朝阳、王玉燕、房思勤、王屹、孔德恺、朱旭、张潘頔 校企联培:庞月 2018级:吴志辉、夏凯、朱发远、王璞、刘杰、黄子君、王浩宇、杨舟、林珊珊、周恩愿、张叶翔、龚永鑫、张涛、李诗雨 任盼、王娜、郭斯睿、陈杰雄、鲁嘟嘟、刘源、王尧、屈颖雪、吕奕达、徐杞阳 2019级:李嘉和、闫成家、雷昊、邢卓林、李捷、张德钰、沈国阳、彭佳怡、刘文卉 曾经在课题组学习的毕业研究生 博士生:张志勇、张红斌、彭清泉、李红宁、马国峻、李芬、李晓记、李子、帕卡(泰国)、马立川 2007届:吴海、赵军、董明洁、柳书涛、赵建军 2008届:刘晓光、高铭鼎、杨波、郭树民、蔡兴文、谷裕、魏元首 2009届:贺东、张军 2010届:谢伟光、杨国良、赵鹏、李红宁、王磊、李茹、刘思伯 2011届:房帅磊、刘阳、姜克勇、杨亮、王晓芬、赵晓辉、来齐齐、王玥、张传永、李京英 2012届:赵军、齐跃、耿朋、郝玉楷、吉世瑞、刘能宾、李伟昌、崔静静、刘艳凤、郝丽娜、申芳、徐银雨、梁睿、毕静娟、贾慧英 2013届:李雷、原蓓蓓、张璐、于洁、刘婕、李可、孙达、闫沛敏、李媛、王掌权、韩辉、焦晓辉、刘雷、李正歧 2014届:潘楠、李男、王乐、王聪琳、闵莹、李钊、卿荟知、高璐、赵弘洋、康毓涛、杨鹏飞、李子(转博) 2015届:廖扬、丁京、路艳华、王仙、闫玉双(转博);刘进、姜炎、马立川(转博)、赵哲、严定宇、赵大为、石轶夫、周海东、白墨琛、张婕 2016届:徐蕾蕾、刘显君、左保乐、曲军政、陶艺妍、张栋、高鑫、蒋雪峰、李骁 2017届:冷昊、李兴、王游、宁晨耕、李凯、肖阳(转博)、于翔、张彩、张进、刘容京、白磊、靖旭阳(转博)、邓燚、余明航、高超、黄志强、王水波、殷圣魁、张亚甫 2018届(2015级)张皓旭、许斌、罗永松、宋郝开、邹颀伟、何彦宏、何婷、舒天泽、王伟、赵伟伟 2019届:刘晋丽、谷雨、宋泊为、吕欣、杨烨、吕登、吴卫、李宇雄、武文佳、曹颖、刘希辰、沈鑫、李景超、薛丹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本科生: 区块链与分布式信任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实践 区块链案例分析与场景设计 无线网络安全专题讨论 http://xt.xidian.edu.cn/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Id=381 研究生:网络&信息安全专题讨论 http://xt.xidian.edu.cn/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Id=382 招生要求 课题组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密码学 专业型硕士招生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 课题组预计每年招收博士生2-3名、硕士研究生20名以内(其中包括本校推免生和外校推免生)。 拟保送或报考本课题组的同学最好在报考前联系,课题组将安排初步的面试。要求在数学、英语、软件设计、硬件开发等方面有某一方面的特长,最好有证明材料。 招生博士、硕士研究生,满足以下要求之一者优先考虑: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计算机仿真或工程基础者,并愿意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者 参加过数学模型竞赛,并取较好成绩者 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者(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在算法研究、软件设计、硬件开发方面具有浓厚兴趣者 请有意保送、报考的同学请将个人简介等材料发至邮箱。 课题组PPT模板一 /qqpei/files/20150509_031004.ppt 课题组PPT模板二 /qqpei/files/20150509_031349.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