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刘增基
  • 所属院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所属院系:
    通信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通信网和无线光通信系统。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刘增基,1937年11月15日生于浙江省丽水市,1960年7月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电信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1978年被评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讲师,1982年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87年提升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91年被评为机械电子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开始任博士生指导教师,同年成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1991~2002年期间,他担任“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任,1993~1997年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2003~2007年期间任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1~2008年被学校聘为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带头人。2010年被学校聘为“学术振兴计划”工程系统(通信系统)首席专家。 长期从事通信系统的科研工作,主要的开拓性工作和研究成果有: (1)1976年作为主研人之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流星余迹与电离层散射通信系统,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 (2)1990年主持完成了一种短波远距离专用数据网的型号研制,通过多次反复的线路试验,达到实用水平,获1991年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1992年主持完成了“令牌总线综合业务局域网”,获1993年电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4)1993年作为负责人之一,与上海交通大学、桂林电子34所合作,研制成功“34Mb/s综合业务光纤环网与环网程控交换机”。 (5)1996年作为负责人之一,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合作,在张煦院士的主持下,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光波与微波相结合的宽带综合业务专用通信网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综合评价为优。 (6)1996年作为主研人之一,与石家庄电子54所、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完成863计划重大项目“单结点ATM试验模型”,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具有信令功能的ATM交换机。该试验模型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宽带综合业务通信试验。该成果获1997年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7)2000年主持研制成功一种ATM综合业务用户接入设备,能支持会议电视、数字电话、以太网、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接入区域网。该成果获2001年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8)2004年作为主研人之一,完成了两个863计划项目“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创新技术研究”和“新标记交换体制研究”。该创新成果获200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9)2010年主持研制成功一种“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实现了点对点的宽带信息传输,在一般气象条件下激光通信距离达到10公里。 各项科研成果合计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1项,部(省)级二等奖4项,部(省)级三等奖5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其中SCI论文28篇。 在教学方面,主讲了“传输原理”、“交换理论基础”、“计算机通信网”等本科生课程和“通信理论”、“计算机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网络理论”等研究生课程。1985年被评为“电子高等教育优秀教师”。到目前为止,已培养硕士59名,博士33名。编著的科技图书或教材有四种六个版次:通信工程丛书《数据传输》,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年出版;《数据传输》(修订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出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光纤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交换原理与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光纤通信》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流星余迹通信理论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个人专访:通院风采报社采访我院知名专家刘增基教授 西电新闻网专访:通信工程学院刘增基教授 著作或教材 【1】郭梯云刘增基等,通信工程丛书《数据传输》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年出版 【2】郭梯云刘增基等,通信工程丛书《数据传输》(修订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出版 【3】刘增基周洋溢等,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光纤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4】刘增基鲍民权邱智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交换原理与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出版 【5】刘增基周洋溢等,《光纤通信》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6】李赞刘增基沈健《流星余迹通信理论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 【7】译著《宽带接入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 发明专利 【1】邱智亮游骅刘增基基于区域编码的标记交换方法授权证书号:ZL02139454.7 【2】邱智亮杨君刚陈震杨帆刘增基基于环的大容量可扩展分组交换网络结构授权证书号:ZL200410025832.5 【3】徐展琦、毛谦、刘增基变长数据分组与定长信元混合传送的方法与适配装置授权证书号:ZL200310105890.42009-3 【4】郭彦涛,刘增基,文爱军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区分业务的实现方法 授权证书号:ZL200710061886.0专利公告日2009年12月23日 [5]赵建功,文爱军,刘增基等,移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信标光收发设备,专利申请号:200610104662.9 荣誉获奖 【1】“HX-101D型流星余迹与电离层散射通信设备”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 【2】“流星余迹通信设备”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 【3】“BCT-605型快速通信机”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 【4】“单结点ATM试验模型”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 【5】“机动通信网系统”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01年 【6】“高性能宽带信息网若干创新技术”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年 【7】“自适应变速通信体制”国务院国防工办三等奖,1981年 【8】“西安市经济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9年 【9】“令牌总线综合业务局域网”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 【10】光华科技基金奖叁等奖,1993年 【11】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10年 曾获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机电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主讲《通信理论》,《计算机通信网》,《交换理论基础》,《综合业务数字网》等多门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