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82年7月出生于河南开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seniormember。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6月至今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负责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863,国防预研在内的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发表论文SCI,EI检索80余篇。201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年入选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新星),2018年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主要分为: 1、面向实际应用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形式:本人及课题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863项目以及国防预研项目和和预研基金的在研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智能雷达,认知雷达,MIMO雷达波形优化、信号与数据处理,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等。 2、结合具体应用背景的工程设计开发研究。主要形式:与研究所等工业部门合作;主要内容:结合具体工程应用背景,进行系统设计、软硬件设计及开发。 承担科研项目经费累计逾8000万元,其中包括973、863、军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与研究所、公司合作的成果转化项目; 荣誉获奖 基于××××××的目标分类技术,国防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4. 基于××××××的目标分类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5.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6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2017 陕西省青年科技奖,2018 科研团队 团队教师(部分) 刘宏伟,陈渤、王英华、戴奉周、周生华、王鹏辉、严俊坤、郑纪彬、马晖、董刚刚、丁军、张华斌、孔德慧 博士研究生 刘源(华为)、时玉春、李康、郑浩、王春蕾、张钰。 硕士研究生 2017级:谢少鹏(西电)、高雨婷(腾讯)、王一鸣(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赖福天(Tplink)、郑虹福(大华科技)、黎文渊(中国电科54所)、韩露(网易科技); 2018级:陈琳滨、王强、杨宇、何盟、袁格升、王猛、马佳佳; 2019级:范友林、杨竣评、吴友爱、任启宏、王超、王怡茜 已毕业: 博士: 2019届:赵越,中国电科第14所; 2018届:刘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17届:施君南,航天八院804; 硕士: 2018届(2015级):张华斌(华为),郑诗雨(Vivo); 2019届(2016级):李继鹏(迈瑞医疗)、梁思远(旷视科技)、王韩浩(上海航空615所)、苏呈浩(H3C)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本科生课程:人工智能,项目主题研讨,学科导论; 研究生课程:数字雷达技术; 招生要求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认知雷达,智能雷达、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 本科研团队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问题,深入系统地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兼具理论创新和工程应用价值的方法和技术,多种方法已获得工程化应用。 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含面向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结合具体应用背景的系统、软硬件设计及实现的工程化研究两个方面。 本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和工作平台,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 对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招生要求: 1、团队意识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态度端正,工作积极,踏实肯干; 3、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4、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2人):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5人):学术型: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型:电子与通信工程; 欢迎有想法,有追求,有团队精神,志存高远的学子报考! 本团队依托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招聘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待遇从优,发展前景广阔,有意者面谈。 https://rsc.xidian.edu.cn/html/zhaopin/jsgw/2020/0218/3178.html https://rsc.xidian.edu.cn/html/zhaopin/zzpyry/2019/1128/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