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子工程专业,1997年至2000年就职于航天十六研究所,从事电路设计;分别于2003、2007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电路与系统硕士、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2007年留校任教至今,201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DepartmentofElectricalandComputerEngineering,UniversityofDelaware,Newark,DE进行合作研究。科研工作集中在高速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算法设计与仿真。研究兴趣包括非合作信号处理、定位、压缩感知、预编码雷达和通信一体化技术等。 科学研究 项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宽频段非合作信号处理,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高速信号采集、并行信道化、信号分选识别、定位等,实现平台基于FPGA+DSP等; 超分辨测向实现; 宽带雷达目标模拟,实现高速信号采集、并行信号处理等,平台基于FPGA等,采样可达16位250MHz; 宽带信号模拟,利用并行多相结构在FPGA中模拟多通道相参宽带信号,瞬时信号带宽可达1.25GHz,工作在Nyquist一区或二区,可实现直接L波段射频模拟。 近期承担的科研项目: 分布式xxx定位系统 超分辨测向系统 xxx干涉仪测向xx系统 xx模拟信号处理分系统 分布式微小型xx系统 星载单站定位xx原理样机 伪随机码连续波穿墙雷达信号处理分机 通信/通信对抗实验仪 非均匀采样的压缩感知技术 北斗阵列天线抗干扰接收 科研团队 团队教师 冯小平教授、李鹏教授、武斌副教授、秦国栋博士讲师、刘高高博士讲师、蔡晶晶博士讲师 硕士研究生 约80人 招生要求 我们的课题组主要在非合作信号处理、高速宽带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信息控制系统仿真进行研究,项目主要来源于研究所横向课题,以硬件设计为基础,算法软件设计为核心,研究生完全参与到项目的研究过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课题组在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深受研究所喜爱。欢迎怀揣梦想的朋友们加入我们: 有一定的软硬件设计能力,或者对高速信号处理、DSP、FPGA、硬件开发抱有强烈兴趣; 善于思考、有较好的独立科研意识、具有肯拼搏的钻研精神。 往年的招生分配情况人数供参考: 2010级5人,1人出国,2人研究所,2人通信企业; 2011级4人,2人研究所,2人IT企业; 2012级4人; 2013级4人; 2014级6人,联合培养1人。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计算机网络》 《扩频通信》 《卫星通信》 课件下载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