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研究员
张世羊
  • 所属院校:
    武汉理工大学
  • 所属院系: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研究领域:
    污水生态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体生态修复、数值模拟与生态模型、湿地生态工程技术。
  • 职称:
    副研究员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997.09~2000.07安徽省庐江中学、高中 2000.09~2004.07西南大学本科、学士 2004.09~2010.0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 2010.03~2013.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4.01~2015.1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 2015.11~至今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研究员、硕导 在研项目(支持): (1)组合湿地强化处理水产养殖废水关键技术研究,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5万元,2016.01-2017.12。 (2)基于人工湿地的复合池塘养殖系统模型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万元,2013.01-2015.12。 (3)养殖池塘生态效率及水质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农村领域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05万元,2012.01-2015.10。 (4)人工湿地-池塘复合系统黄颡鱼养殖容量研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改革基本科研业务费,10万元,2011.12-2013.12。 (5)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模型构建,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5万元,2011.01-2012.12。 主要成果简述: 主要从事水体生态修复与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研究发现生态疏浚对湖泊水质产生了不同影响,推测疏浚是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有效措施之一。恢复沉水植被是湖泊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之一,要想获得“草型”稳态必须控制好内源负荷。首次提出了人工湿地去除率常数受控于多元因素共同制约的线性假设,并用Stella仿真软件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发现在高水力负荷、短停留时间运行工况下,潜流湿地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严重受阻,曝气增氧能提高系统的硝化作用,但是受控于较短的停留时间,湿地的反硝化作用受限。研究结果获成果奖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4)、荆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7)。先后主持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长江所改革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2篇(SCI源刊论文7篇(他引累计70余次),EI3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第一发明人2项),在审发明专利2项(均为第一发明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