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 [1]汪皓,陈顺怀.西江船队阻力性能模型试验[J].船海工程,2017,46(04):94-97. [2]汪圆圆,陈顺怀.集装箱船全航线智能预配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7,41(04):703-707. [3]汪圆圆,陈顺怀.集装箱船配载的粒子群算法[J].船舶工程,2017,39(S1):249-252+285. [4]汪圆圆,陈顺怀.多目标蚁群算法在集装箱配载问题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7,41(03):479-483. [5]周春凯,董枫,罗亮,陈顺怀,廖显庭.基于三维CAD模型的复杂艏、艉船型曲面快速光顺方法及实现[J].中国舰船研究,2016,11(04):7-13. [6]董枫,陈顺怀.基于形状参数的球艏参数化设计[J].中国造船,2015,56(04):25-32. [7]董枫,陈顺怀.船体曲面的一种光顺重构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6,37(02):198-204. [8]徐立,冯凡,李文渊,陈顺怀.风载荷下的大型远洋船舶风帆结构静力学仿真[J].船海工程,2014,43(03):79-83. [9]陈顺怀,陈雷强,马雷,王丽铮,王德恂.附体节能技术试验研究[J].中国造船,2014,55(01):28-37. [10]董枫.生成光顺船体曲线的参数化方法[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3年CAD/CAM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3:5. [11]王海涛,陈顺怀.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浅吃水肥大船隧道双艉型线参数化设计[J].船海工程,2012,41(05):39-42. [12]陈林,陈顺怀.船体特征曲线光顺算法研究[J].船海工程,2011,40(03):37-39+43. [13]吴凯,王丽铮,陈顺怀,金雁.高速客运船队规划模型构建及应用[J].船海工程,2011,40(03):59-61+65. [14]王瑶,陈顺怀.海上单体高速客船结构规范设计系统开发[J].船海工程,2011,40(03):26-29. [15]陈鲁愚,陈顺怀,严新平.大型远洋风帆助航船舶节能效率分析[J].船海工程,2010,39(06):121-123+128. [16]孙忠玉,陈顺怀,陆潮立.太阳能在小型旅游船舶上的应用研究[J].船海工程,2010,39(06):132-134+137. [17]徐俊路,陈顺怀.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球首参数化设计[J].船海工程,2010,39(01):45-47. [18]涂荣,陈顺怀.基于Delphi的Free!ship二次开发初探[J].中国舰船研究,2009,4(05):67-70. [19]陈会庭,陈顺怀.船舶主尺度微分进化分析[J].船海工程,2009,38(04):35-38. [20]张进才,陈顺怀.基于web技术的船舶设计咨询服务系统开发[J].江苏船舶,2009,26(03):9-11+40. [21]谢玲玲,陈顺怀,吴静萍.应用FLUENT软件优化船舶阻力性能[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06):101-103+124. [22]尤炜呈,陈顺怀.基于VBA的AutoCAD和Compass的数据传递[J].船海工程,2008(05):134-136. [23]李俊敏,陈顺怀.“船舶工程图形学”的教学初探[J].船海工程,2008(04):196-198. [24]陈顺怀.关于船海专业设计类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J].船海工程,2008(04):148-150. [25]李俊敏,陈顺怀.江海直达顶推船组波浪联结力的影响要素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03):439-441. [26]彭力,陈顺怀.基于肥大型船舶球首的参数化设计[J].船海工程,2008(01):29-31. [27]李俊敏,陈顺怀,张伟.双销式江海直达顶推船组(队)的减阻设计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05):761-763. [28]汪敏,陈顺怀.江海直达干散货船(队)运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船海工程,2007(02):4-6. [29]汪敏,陈顺怀,张伟,孙兵.随机模拟在干散货船运输效益分析中的应用[J].船海工程,2007(01):8-10. [30]金雁,王丽铮,陈顺怀.川江及三峡库区变吃水干散货船的优化论证[J].船海工程,2006(06):44-47. [31]金雁,陈顺怀,王丽铮.Matlab在航线配船中的应用[J].船海工程,2006(05):66-68. [32]董元胜,陈顺怀,王丽铮,龚昌奇,王德恂.赤水河300t机动船型线优化设计[J].船海工程,2005(04):36-39. [33]陈顺怀.一种模糊随机多目标决策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12):75-77. [34]陈顺怀,方达君.基于模糊偏好的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05):615-618. [35]王丽铮,陈顺怀,吴秀恒,王兴权,方达君.三峡枢纽过坝驳船(队)船型主尺度系列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01):76-79. [36]陈顺怀,冯恩德,王呈方.权系数赋值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03):298-300. [37]陈顺怀,李俊敏,王呈方.北仑—武钢矿石进江江海直达驳运输船队优化[J].船海工程,2001(04):8-11. [38]詹德新,朱美琪,陈顺怀,林黎明.船舶螺旋桨长导管的水头损失及优化计算[J].船海工程,2001(04):11-14. [39]王呈方,李俊敏,陈顺怀,彭晓聪,黄硕琳,梅书荣,郭晟.进江矿石江海直达驳运输方式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02):113-117. [40]王丽铮,董扬帆,陈顺怀,毛筱菲,刘祖源.船舶报价数据库系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02):162-165. [41]陈顺怀,王丽铮,郝喜兰,何书香.内河货船船型主尺度系列的确定[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01(03):17-20. [42]王丽铮,陈顺怀,吴秀恒,王兴权.三峡枢纽通航半分节驳船队运输分析及船型规划[J].船舶工程,2001(02):18-20+34-2. [43]陈顺怀,王呈方,李俊敏,周裕良.江海直达驳的实船营运试验分析[J].船舶工程,2001(02):24-27+3. [44]王丽铮,陈顺怀,吴秀恒,王兴权.三峡枢纽通航机动驳及其顶推船组运输分析[J].武汉造船,2001(02):8-11. [45]郝喜兰,何书香,王丽铮,陈顺怀.内河驳船船型主尺度系列的确定[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01(02):27-30+35. [46]陈顺怀,冯恩德,王呈方.关于模糊优化可能度定义的讨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03):54-57. [47]王丽铮,陈顺怀,郝喜兰,何书香.京杭运河货船主尺度系列研究[J].中国水运,2001(02):25-26. [48]王丽铮,陈顺怀,郝喜兰,何书香.内河货运船舶船型主尺度标准制定准则[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01(01):20-22. [49]王丽铮,陈顺怀,郝喜兰,何书香.内河集装箱船船型主尺度系列制定[J].交通科技,2001(01):65-66. [50]陈永忠,陈顺怀.计算智能技术综述[J].航海科技动态,2000(06):1-3+8. [51]陈永忠,陈顺怀.整数规划的遗传算法[J].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0(01):42-46. [52]陈顺怀,陈永忠,冯恩德,王呈方.多目标最优化的遗传算法[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9(05):553-555. [53]陈顺怀.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及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D].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9. [54]陈顺怀,冯恩德,王呈方.闭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9(03):51-53. [55]陈顺怀,王丽铮,吴秀恒,王兴权.国标《三峡枢纽过坝船舶(队)尺度系列》编制说明(二)[J].水运科技信息,1999(03):5-7. [56]陈顺怀,赵成壁,王呈方,梅书荣.江海直达驳运输方式研究[J].船舶工程,1999(02):21-24+3. [57]董元胜,陈顺怀,陈宾康,张大有,王呈方,赵成璧.江海直达驳矿石运输方式研究(三)[J].水运科技信息,1999(02):5-8. [58]王丽铮,陈顺怀,吴秀恒,王兴权.国标《三峡枢纽过坝船舶(队)尺度系列》(一)[J].水运科技信息,1999(02):9-11. [59]王丽铮,陈顺怀.三峡枢纽过坝机动驳主尺度新标准(英文)[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06):114-117. [60]赵成璧,陈宾康,张大有,王呈方,董元胜,陈顺怀.江海直达驳矿石运输方式研究(二)[J].水运科技信息,1998(06):26-28. [61]陈顺怀,王丽铮.川江航道普通驳船队船型研究(英文)[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05):86-88. [62]张大有,陈宾康,王呈方,董元胜,赵成壁,陈顺怀.江海直达驳矿石运输方式研究(一)[J].水运科技信息,1998(05):4-7. [63]陈顺怀,冯恩德,王发祥.对发展我国高速车客渡船型的建议[J].武汉造船,1998(03):8-11. [64]赵成璧,陈宾康,陈顺怀.Beta样条插值的保凸方法[J].计算机辅助工程,1997(04):73-77. [65]陈顺怀,董元胜,王德恂.黄河浅吃水船型螺旋桨设计工况点的选择[J].武汉造船,1997(03):14-17. [66]陈顺怀,冯恩德.风帆助航船帆性能及节能效果的预报方法[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6(03):343-348. [67]叶蔚忠,王宝林,陈顺怀.对福建省发展集装箱船舶的建议[J].集美航海学院学报,1996(02):26-29. [68]陈顺怀,冯恩德.风帆助航船帆面积确定方法[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5(04):420-423. [69]叶蔚忠,王宝林,陈顺怀.沿海中小型集装箱船技术经济论证[J].船舶工程,1995(05):25-27+2. [70]陈顺怀,王宝林,叶慰忠.中小型集装箱船船型特点及尺度优化[J].武汉造船,1995(01):9-15. [71]冯恩德,陈顺怀.中国沿海推广风帆助航技术的节能效果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4(04):40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