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 •美國匹茲堡大學結晶學系博士 (1994-1999)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 (1989-1991)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學士 (1985-1989) 經歷: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8/08-迄今)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科學研究組組長 (2016/07-2018/07)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科學研究組組長 (2012/07-2014/06)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組生命科學小組研究員(2011/01~迄今) •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合聘教授 (2019/08~)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合聘教授 (2019/08~)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合聘教授 (2011/08~)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合聘教授 (2011/08~)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組生命科學小組副研究員(2004/01~2010/12)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所合聘副教授 (2008/08~2011/07)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合聘副教授 (2005/08~2011/07)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結構生物學程專任教授 (2004/08~)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組博士級助研究員(2001/01~2003/12)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合聘助理教授 (2002/08~2005/07)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2001/08~2002/07) •美國喬治亞大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系博士後研究員(1999/12~2000/10) 負責實驗站: •蛋白質結晶學與結構生物學實驗室 •TPS 07A •SPring-8 BL44XU 近年與未來的研究主軸著重在各重要細胞膜蛋白質、病毒、蛋白質與核酸作用的結構與功能關係,另外也與生技產業長期合作,進行新醫藥開發研究。科學研究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向: (一)針對厭氧菌之代謝過程、電子傳遞鏈、氧氣防禦機制中多種細胞膜蛋白質結構與功能關係進行系統性的探討,以了解厭氧菌在無氧環境中的生命作用機制,有助於對微生物在醫學、環境、農工業方面的應用。 (二)針對各類癌症及感染疾病、醫藥學的重要關鍵蛋白質進行結構與功能之研究,了解癌症引發與致病機制,以利藥物設計。 (三)研究各類感染性病毒顆粒與區域蛋白的結構與功能,探討病毒顆粒組裝與感染機制,並確認「抗原決定位」,發展標靶疫苗,提升疫苗及藥物的專一性。 (四)進行國內外相關領域合作,研究重要蛋白質結構及功能之關係,如細胞膜蛋白質、海生腔腸動物螢光酵素、生物能源關鍵酵素、蘭花與植物相關蛋白質、斑馬魚與魚蝦類蛋白質等結構。透過結構的研究,對其生物功能進一步瞭解 。 (五)探討發展白質結晶、X光繞射與蛋白質結晶學基礎理論,特別是繞射數據的相位角問題。利用X光單波長異常散射與分子平均法進行正確相位角計算與相位角誤差改善,以利電子密度圖的計算及晶體結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