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1978—198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学士 2.1988—1989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 3.1993—1996沈阳农业大学硕士 4.2002—2005沈阳农业大学农学博士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1985年1月--2009年9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2009年10--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海河学者,植物功能食品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年均研究经费50余万元。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863计划课题编号:2009AA101101“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和应用” 2.863计划课题编号:2010AA101301“高异交粳型不育系及强优势恢复系选育” 3.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两系不育系制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4.滨海新区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功能性小站稻品种创新与应用”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粳稻骨干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的定位与优势父本群的研究”。 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1.农业部专项:东北稻区超级粳稻新品种选育 2.农业部948:水稻分子育种材料和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3.国际合作项目:国际温带粳稻协作网“超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的研究” 科研获奖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奖一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分别为: 1.北方粳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的选育与产业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水稻优化栽培生育调控技术大面积推广,省科技进步一奖 4.杂交粳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及其骨干亲本的选育与应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可转化成果 1.可用于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高蛋白恢复系M119的应用 2.一个钙和硒含量显著提高的色米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3.优质香糯米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