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彭艳琼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榕树及榕小蜂协同进化 生态学
  • 职称:
    学生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彭艳琼 学习经历: 2003.2-2005.1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7.9-2000.6云南农业大学昆虫系攻读硕士学位,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3.9-1997.6云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读本科,获农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0.7-2002.9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研究组任研究实习员。 2002.10-2006.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研究组任助理研究员。 2006.3-2011.1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研究组任副研究员。 2012.1-当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研究组任研究员。 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榕小蜂交配机制对榕树繁殖的影响”,编号:30200220,研究年限:2002—2005年。 2.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榕小蜂交配机制对榕树繁殖的影响”,编号:2002C0019Q,研究年限:2002—2005年。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榕小蜂性比率的调节机制”,编号:30670358,研究年限:2007.1-2009.12。 4.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与生物分类研究项目“榕树及榕小蜂种质资源保护对策”,编号:KXCS2-YW-Z-003,研究年限:2007.1-2009.12。 5.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青藏高原濒危真菌—冬虫夏草的形成机制”的二级项目:“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繁殖特性研究”,研究年限:2007.1-2010.12。 6.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研究年限:2008.1-2010.12。 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资助项目”,2008.1-2010.12。 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2008.1-2010.12。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榕树及其传粉榕小蜂互惠共存的一种新机制”,编号:30970439,研究年限:2010.01—2012.12。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专项“大榕树与小虫子的对话”,编号:31120002,研究年限:2012.01—2014.12。 11.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11HB041,研究年限:2011.9-2014.9 获奖情况: 1.入选第十四批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2.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