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个人简况: 1982年9月生于新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新疆干旱区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实验室副主任。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同年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人才培养项目“万人计划”后备人选——青年拔尖人才。 学历教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2008-2011)、新疆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2005-2008)、地理科学学士(2001-2005)。 工作经历: 2011-至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研究室。 在研项目(主持):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干旱内陆水体微生物胞外聚合物与汞络合物的环境行为”,2017-2020,经费71万元; (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专项;执行期:2017-2020;经费80万元;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准东露天煤矿粉尘污染控制技术开发与示范”,2016-2018,经费30万元;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人才培养项目“万人计划”后备人选——青年拔尖人才;执行期2017-2018;经费10万元;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冶金微生物对新疆哈图金矿尾矿中汞的可迁移性的影响研究”,2013-2015,经费25万元; (6)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项目“伊犁阿希金矿尾矿淋滤液砷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2013-2016,经费40万元; (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微生物对金矿尾矿中汞的可迁移性的影响研究”,2014-2016,经费15万元。 8.一种放线菌固沙的新方法,中国,专利号:ZL201410555699.8,排名第2 9.一种蓝藻固沙的新方法,中国,专利号:ZL201410550092.0,排名第2 10.一种细菌固化尾矿及控制重金属淋溶方法,中国,专利号:ZL201410650845.5,排名第3 11.一种利用好氧菌异化还原产物矿化土壤汞的方法,中国,专利号:ZL201510351884.X,排名第3 12.一种厌氧条件下细菌固化土壤汞的方法,中国,专利号:ZL201510351365.3,排名第3 13.一种利用微生物及地下盐水防止露天煤矿粉尘散逸的方法,中国,申请号:CN201710331088.9,排名第2。 14.一种利用大肠杆菌处理水中汞的方法,中国,申请号:CN201610012491.0,排名第3 15.一种检测生物膜表面吸附纳米颗粒的方法,申请号:CN201610793831.8,排名第3 16.一种在线检测汞在生物炭颗粒内扩散的方法,申请号:CN201611006593.8,排名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