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张宪春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1965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1986年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1989年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硕士毕业,同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研究室与标本馆工作;1994年至1997年在职博士。1995年至1996年在荷兰莱顿大学荷兰国家植物标本馆访问,2003年至2004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植物研究所访问,2004年至2005年在韩国全北大学作合作研究。1989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曾任国际植物分类学会理事和国际维管植物命名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花卉协会蕨类分会主任、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蕨类委员会主任和中国植物学会蕨类专业委员会主任。2011年至2017年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孢子植物分类研究组组长。 主要研究工作: 多年来坚持野外工作,采集了大量标本资料,独立完成了《中国植物志》蕨类3卷册中10科的编研。作为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中外联合编委会委员和蕨类编委会负责人,组织和协调FloraofChina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编研。在秦仁昌院士提出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199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成果)的基础上,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尝试提出了新的分科概念,发表了“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研究进展:兼论国产类群的科级分类系统”(2008);2011年和国际同行一道发表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科属分类的线性分类系统”,并建立蕨类植物新科2个,肠蕨科DiplaziopsidaceaeX.C.Zhang&Christenh.和轴果蕨科RhachidosoraceaeX.C.Zhang;对中国石松科部分类群、卷柏科、世界瘤足蕨科、凤尾蕨科部分类群、冷蕨科、铁角蕨科部分类群、肠蕨科、轴果蕨科、金星蕨科、岩蕨科、蹄盖蕨科、鳞毛蕨科部分类群、三叉蕨科部分类群、骨碎补科部分类群和水龙骨科等类群开展了分类学研究和系统发育研究,发表了有关类群新的科级和属级分类系统;主编和参编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已经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多名,其中外籍学生4名。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