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刘继桥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所属院系:
    光电学院
  • 研究领域:
    1.大气风场探测激光雷达研究,针对地基、机载和星载平台大气风场测量需要,主要开展相干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技术和直接探测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技术研究,包括激光雷达单频激光器技术、接收鉴频器技术和数据反演技术等。 2.大气温室气体探测激光雷达研究,针对高精度二氧化浓度探测需求,开展大气温室气体探测激光雷达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机载平台验证、数据反演方法以及星载激光雷达研究,实现二氧化碳柱线浓度高精度测量。 3.大气气溶胶和云探测激光雷达研究,开展高光谱分辨激光雷达技术(HSRL)...
  • 职称:
    学生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招生方向 大气激光遥感、激光雷达和激光探测技术 教育背景 2001-09--2006-06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博士学位 1997-09--2001-06 武汉大学 本科学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14-08~现在,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研究员 2013-04~2013-09,德国莱布尼茨-大气物理研究所, 访问学者 2008-08~2014-07,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6-07~2008-07,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助理研究员 专利成果 ( 1 ) 全光纤相干测风多普勒激光雷达信号处理装置, 发明, 2011,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1010517620.4 ( 2 ) 单频窄线宽保偏全光纤脉冲激光器, 发明, 2011, 第 4 作者, 专利号: ZL201110148475.1 ( 3 ) 人眼安全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发射源, 实用新型, 200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0920067825.X ( 4 ) 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信号检测解调装置, 发明, 2009,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0910050592.7 ( 5 ) 隐色飞行目标的激光探测装, 发明, 200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0610025640.3 ( 6 ) 种子注入式激光器的正弦扫描谐振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 发明, 2018,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4393477B ( 7 ) 透过率随接收视场角变化的光学滤波装置,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105911534B ( 8 ) 多普勒频移鉴频器, 发明, 2018,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5445750B ( 9 ) 大口径激光雷达光轴监测装置, 发明, 2018,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 105954734 B 科研项目 ( 1 ) 激光测风雷达**,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4-12 ( 2 ) 星载激光大气**测量,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5-12 ( 3 ) 大气环境**, 参与, 国家级, 2011-07--2015-06 ( 4 ) 风云四号科研试验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图像定位与配准系统(NRS)地基激光定位分系统研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9-12 ( 5 ) 激光多普勒测风雷达***, 主持, 国家级, 2018-01--2021-12 ( 6 ) 大气探测激光雷达***, 参与, 国家级, 2015-01--2016-12 ( 7 )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在科学仪器中的示范应用, 主持, 国家级, 2017-07--2020-06 参与会议 (1)Validation of long-range all-fiber coherent lidar measurement of wind profiles Juan Du,Jiqiao Liu, Decang Bi, Xiuhua Ma, Xia Hou, Xiaolei Zhu,Weibiao Chen 2017-06-25 (2)Development of 1.5μm all-fiber pulsed coherent Doppler wind lidar Jiqiao Liu 2016-06-26 (3)大气CO2浓度测量激光雷达技术研究 第三届全国激光雷达大会 刘继桥 2015-10-23 (4)机载激光测风雷达技术研究 第二届激光雷达成像探测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刘继桥,竹孝鹏,陈卫标 2015-07-25 (5)ALL-FIBER AIRBORNE COHERENT DOPPLER LIDAR TO MEASURE WIND PROFILES Jiqiao Liu, Xiaopeng Zhu, Weifeng Diao1, Xin Zhang, Yuan Liu, Decang Bi, Liyuan Jiang, Wei Shi,Xiaolei Zhu,Weibiao Chen 2015-07-04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