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至2002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获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2至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金革教授实验室攻读博士期间参与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并承担其中的巡天战略系统的研发工作,在计算机算法和大型工程软件设计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2007年7月获得物理电子学工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温龙平研究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将计算机和天文学算法以及工程学思想成功运用到生物信息学领域,在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主要包括设计出高效的GPS(Group-based Prediction System)预测算法,并基于该算法开发出十多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预测工具,此外还构建多个蛋白质相关数据库及辅助工具。2010 年3月获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百人计划”引进,2011年12月晋升教授。 1998.09 – 2002.07 学士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核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2002.09 – 2007.06 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物理电子学专业 2007.07 – 2010.03 博士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0.03 – 2011.12 副教授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1.12 – 今 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2.05 – 今 部长 高性能计算2011协同创新中心应用研发部 2012.11 – 今 主任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中心 2014.07– 今 教授(双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