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 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20-地球生物学 招生方向 寒武纪动物大辐射 寒武系地层 寒武纪多门类动物骨骼化石 学历 1997/09 – 2000/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理学博士 1988/08 – 1991/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理学硕士 1984/09 – 1988/07: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理学学士 学位 2000年,南京地质古生物所 --理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05.3–至今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2004.2–2005.7 德国柏林理工大学,马普协会访问学者 2002.1 –2002.4 美国Tulane大学地质系访问学者 1998.8–1998.11 台湾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访问学习 1998.6–2005.2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94.7–1998.6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1.7–1994.6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 专利与奖励 1.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 “距今6亿年前磷酸盐化动物和胚胎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排名第六】。 2. 香港求实基金会1997年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澄江生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 【获奖成员之一】。 科研活动 长期从事寒武纪动物大辐射时期的生物、地层及环境背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先后同德国柏林理工大学、瑞典Uppsala大学、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加州大学San Barbara分校、Virginia Tech大学、Hanover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同行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现为国际寒武系底界再划分、第二阶、第三阶三个工作组的委员,国际寒武系分会通讯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古生物学会微古分会理事。 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基金委项目、科技部973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B)等。 科研项目 (1)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系第二统小壳动物化石研究,主持,国家级,2014-01--2017-12 (2) 埃迪卡拉系-寒武系海相页岩的地质特征,主持,院级级,2014-01--2018-12 (3) 新元古代-寒武纪生物和环境演化过程的综合分析,参与,部委级,2013-01--2017-12 合作情况 先后同德国柏林理工大学、瑞典Uppsala大学、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加州大学San Barbara分校、Virginia Tech大学、Hanover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同行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