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车静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1.隐存物种多样性发掘和系统分类学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同时结合形态、生态等多方面数据探讨隐存物种多样性问题,提升我们对中国以及相邻东南亚整体两爬生物区系多样性的系统认识;在进化的框架下,完善两爬物种中重要类群的分类系统,同时利用多基因或基因组信息,解决长期有争议的物种系统演化问题。 2.物种形成与分化及生物多样性格局的演变 关注世界范围内大尺度区域物种多样性形成和格局演变这一重要问题,致力于开展多物种类群的比较研究,通过宏、微观结合,研究普遍的成种机制和模式,揭示多...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负责人。中国动物学会两爬分会副理事长。入选中组部第四批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获“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称号(2015)。获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2017);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4);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中科院重点部署及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等多个国家及部门科研计划。 研究组成立于2012年9月。长期活跃在中国和东南亚这一重要区域,以两栖爬行动物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演化、物种适应及保护工作。目前已在SYSTBIOL、PNAS、CURRBIOL、NATLSCIREV、MOLECOL等一系列专业杂志发表文章90多篇,其中SCI论文82篇。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6.09-2000.06学士,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2000.09-2003.06硕士,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2003.09-2006.12博士,四川大学 2006.12-2008.09助理研究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08.10-2012.11副研究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08.11-2009.04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整合生物学系 2011.10-2011.12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整合生物学系 2014.01-2015.04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整合生物学系 2015.01-2015.03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整合生物学系 2012.12-至今PI、研究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2017.1-2019.12; 2.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项目,2016,.1-2018.1; 3.泰国中、北部两栖类多样性及代表物种的分子资源挖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第一期(2015)区域性国际合作基金项目,2015.11-2017.10; 4.高山倭蛙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遗传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015.1-2017.12; 5.青藏高原两栖类适应性状的解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课题主持),2014.7-2019.6; 6.青藏高原动物物种形成与分化,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主持),2013.1-2015.12,已结题; 7.哺乳类及两栖类重要类群DNA条形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主持),2011.6-2016.5,已结题; 8.部分两栖爬行类物种DNA条形码及其揭示的隐存生物多样性、系统进化探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主持),2011.1-2014.12,已结题;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