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72年,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计算机)、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是浙江大学最高荣誉——竺可桢奖章获得者(记入浙江大学校志),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0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从事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研究;2008年进入中山大学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研究;2010年于美国加州大学EECS从事服务计算访问研究1年;2017年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从事大数据计算访问研究1年。 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26项(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其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重大科技专项4项),经费额三千一百余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5项(含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在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Computers & Education、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nformation Sciences、Knowledge-Based Systems、IEEE Trans. on Big Data、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中国科学等高水平期刊,以及IJCAI、APWeb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70余篇、13篇为SCI中科院一区论文、8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出版专著1部(科学出版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担任过国际会议SOCA 2019程序委员会副主席、SOCA 2017 Workshop主席、SOCA 2016 分论坛主席、2013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程序委员会副主席、2014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程序委员会秘书长,担任了2017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2015 CCF大数据学术会议、首届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2014)、2014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2012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多个IEEE国际学术大会(SOCA 2017、SOCA 2016、WESA 2013、ICIS 2010、IWQSWN 2010,ITME 2009、ISITAE 2007)的程序委员,国际杂志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on Software Engineering、Information Science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China Communications、中国科学、电子学报(英文版)、通信学报和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等的审稿专家。 教育背景 2002-2005,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毕业(导师:陈德人 教授;郑耀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 1997-2000,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毕业(导师:祝智庭 终身教授) 1992-1996,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本科毕业 1991-1994,湖南常德师范学院,物理教育专业毕业 工作经历 2019-现在,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2019,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201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EECS,Visiting Scholar(合作导师:Kwei-Jay Lin, IEEE Fellow) 2009-2011,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2011,中山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汤庸 二级教授) 2005-2009,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2005-2008,华东师大-TCL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祝智庭 终身教授) 主要荣誉 2015年9月获评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4年11月获评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2015年2月获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云计算资源管理与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及应用” 2005年3月获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最高奖学金-何志均教育基金学生奖学金[竞争奖](奖金1万元) 2004年12月获浙江大学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章,并记入浙江大学校志 ● 著作 [1] 黄昌勤,栾翠菊,宋广华,魏贵义、陈启买. 计算网格中的任务管理研究及示范应用. 科学出版社,北京,9787030236821. 2009.03 ● 项目 [1] 浙江师范大学自主科研课题(2019ZS0302). 5G环境下多模态情境感知与学习知识发现研究. 2020.01-2022.12. 主持 [2] 广州市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04010393). 学习云空间中基于粒计算的知识发现方法研究. 2019.04-2022.03. 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877020). 学习云空间中基于大数据的多模态学习者情感分析与归因研究. 2019.01-2022.12. 主持 [4] 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2018B010109002). 基于多维感知体系的超大城市智能安防一体化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 2018.10-2020.09. 主持 [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8YJA880027).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学习空间的智能服务生态与应用模式研究. 2018.03-2021.03. 主持 [6]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500万)(2016B010109008).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 2016.07-2018.12. 主持 [7]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5A030401087). 网络学习云空间中的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2015.10-2017.09. 主持 [8]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500万)(2015B010110002). 面向社会治安监控服务的开放型大数据示范应用. 2015.07-2017.12. 主持 [9] 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201604010003). 面向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服务的大数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2015.04-2017.07. 联合主持 [10] 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专项(500万),排名前三(2015B01010900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学习云服务及示范应用. 2015.03-2017.02. 参与 [11]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B010103004). 大数据计算支持下的可穿戴式母亲胎儿监护系统的研发. 2015.01-2017.12. 联合主持 [12] 广东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现代信息服务业专项(专题2-1:22 ). 安防大数据管理系统研发和产业化. 2015.01-2017.12. 联合主持 [13] 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专项(500万)(2014B010117007). 电力行业大数据分析及示范应用. 2015.01-2017.12. 联合主持 [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14万)(2014BAH28F02).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公共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2014.09-2018.06. 主持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940033). 面向移动计算的服务不确定性模型及其推理技术. 2014.01-2014.12. 主持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排名第二(61370178). 移动学习行为感知下教育资源语义组织与存储优化研究. 2014.01-2017.12. 参与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1370229). 移动计算环境下服务不确定性的语义建模与镇定. 2014.01-2017.12. 主持 [1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3BAH72B01-3). 基于教育云空间的学习赋能技术研究. 2013.06-2016.12. 主持 [19]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十百千万工程(2012A032200018). 基于云服务的母亲/胎儿远程智能监护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2012.01-2014.12. 联合主持 [2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10151063101000046). 开放网络环境中资源及服务的自治式可信协同机理研究. 2010.10-2012.09. 主持 [21]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0B010600033). 支持企业间协同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集成平台开发与应用. 2010.07-2012.06. 主持 [2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特等)(201003374). 移动组合服务模型与验证机制研究. 2010.03-2011.05. 主持 [23]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一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80440121). 面向资源及服务的自治式可信协同机理研究. 2009.01-2011.06. 主持 [24] 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CA080286 ). 面向网络协作学习的经验知识共享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2008.09-2010.09. 主持 [2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8BAH24B03-3). 生殖健康新技术和新产品电子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2008.01-2011.12. 主持 [26]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一等,教育技术学)(20060390148). 轻量级语义化教育服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2006.09-2008.06. 主持 [27] 上海市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A类(06R214126). 基于轻量级语义的服务型教育主题资源系统研究. 2006.07-2008.06. 主持 [28] 湖南省高等学校2004年度科学研究(重点项目)(04A037). 可移动服务网格中服务管理方法研究,. 2004.07-2006.12. 主持 ● 专利 [1] 发明专利(202010801341.4). 可解释性知识水平追踪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2020.08. 黄昌勤、黄琼浩、李明、王希哲 [2] 发明专利(202010802142.5). 可解释性课堂学生情感分析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2020.08. 黄昌勤、何洁、黄琼浩、俞建慧 [3] 发明专利(202010720576.0).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知识点提取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2020.07. 黄昌勤、朱佳、吴志杰、韩中美 [4] 发明专利(201911250785.7). 基于图卷积的知识追踪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储存介质. 2019.12. 黄昌勤,黄琼浩,李明,王希哲,何涛 [5] 发明专利(201910641347.7).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和动态权重的课程推荐方法和系统. 2019.07. 李明,黄昌勤,张捷 [6] 发明专利(201811376466.6). 基于大数据科学和动态权重调整的课程推荐方法及系统. 2018.11. 黄昌勤,张捷,朱佳,赵美华 [7] 发明专利(201810621814.5). 一种基于情境信息的道路交通状况预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2018.06. 黄昌勤,朱佳,赵美华,王昱 [8] 发明专利(201810117814.1). 一种面向教育领域资源云存储的语义预取系统及方法. 2018.02. 黄昌勤,黄微宇,黄琼浩,王希哲,李源 [9] 发明专利(ZL201711445576.9). 一种面向移动学习环境的学习行为习惯发现及量化系统和方法. 2017.12. 李明喜,黄昌勤,文瑶,廖芳丽、韩中美等, [10] 发明专利(201710326733.8). 一种道路交通状况预测方法及系统. 2017.05. 朱佳,黄昌勤,韦经敏 [11] 发明专利(201611225438.5). 一种大数据三维模型的图形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2016.12. 黄慕雄,黄昌勤,麦勇等 [12] 发明专利(201611225454.4). 基于拓展三维直方图的调研大数据可视化建模方法及系统. 2016.12. 胡钦太,黄昌勤,张瑜等 [13] 发明专利(201611226292.6). 一种基于双向细目表模式识别的智能组卷方法及系统. 2016.12. 胡钦太,黄昌勤,张瑜等 [14] 发明专利(201611226208.0). 一种室内位置服务信息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2016.12. 黄慕雄,黄昌勤,麦勇等 [15] 软件著作权(2015SR068805). iStudy学习云空间软件系统. 2015.04. 黄昌勤、王希哲、罗旋、张冬冬等 [16] 软件著作权(2012SR100966). 支持移动服务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集成系统. 2012.09. 黄昌勤、贺湘辉、李源、汤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