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历 1984/09—1988/07: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学士学位。 1988/09—1991/07: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1/09—2004/0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暨华南植物园(在职),植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1/08—: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三级研究员。 2007/0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组建成立环境生态学研究组。 2004/08—: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次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4/11-2005/05: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科学研究院,髙访研究人员。 1998/08-2004/0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园),副研究员。 1994/07-1995/04:瑞典农业大学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普访研究人员。 1994/08-1998/07: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991/09-1994/07: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研究组成员:温达志 研究员(PI,森林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旷远文 研究员(森林生态学;树轮化学);张玲玲 助理研究员(植物光合及养分生理);侯恩庆 助理研究员(土壤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亚热带森林演替优势树种磷获取、利用与根际土壤磷转化研究”,起止年月2020.01-2023.12,批准号41972076,直接经费60万元。 2、广州市民生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增汇措施研究”,起止年月2018.4—2022.3,批准号20180303002,经费100万元。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气CO2浓度升高、N沉降与重金属交互作用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储存相关问题研究”,起止年月2016.1—2019.12,批准号31570483,经费75.4万元。 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气CO2浓度、N沉降与重金属交互作用下森林碳储存相关问题研究”,起止年月2015.9—2019.8,批准号2015A030311029,经费30万元。 5、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项目:“广州市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研究”之第一课题,起止年月2013.10—2016.12, 编号GZFC-KT1,课题经费318万元。 6、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论证及相关问题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与潜力研究”课题—福建省专题,起止年月2011.1—2015.12,批准号Y021051003。 获奖及荣誉: 2015年:“南亚热带典型林分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15) 2007年:“重度酸污染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优化模式与示范研究”,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15)。 2006年:“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敏感性反应及其净化作用与应用研究”,广东省环保局科技一等奖(4/15)、国家环保总局科技三等奖(4/15)。 2005年:“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8/15);“珠江三角洲城市林业抗污染树种筛选及其应用研究”,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15)。 2003年:国家留学基金高级访问学者(澳大利亚,6个月);中国科学院留学基金高级访问学者(英国,3个月)。 2002年:“光合作用与环境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5/15); 2002年:第六届“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暨广东省科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4年:“提高柞蚕林生物生产力研究”,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5/15)。 1994年:中国科学院CERN项目访问学者(瑞典,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