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松:博士,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中心磁共振生命科学部副主任。2014年,获第十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被评为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党员。 教育和工作经历: 1997.9-2001.6 南开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 2001.8-2001.12 美国Brandeis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 2002.1-2004.8 美国Texas A&M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 2004.9-2006.8 美国Vanderbilt大学,化学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06.12 美国Texas A&M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 2006.9-2007.10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系,博士后; 2007.11-2011.1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博士后; 2011.2-2012.6 美国国立卫生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大规模细胞信号传导研究中心,研究科学家; 2012.7-至今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 2013-至今 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迄今已在Nature、Nat Biotech、 Nat Chem Biol、Cancer Cell、Cancer Discovery、Cancer Research、Leukemia、Blood、Chem & Biol、J Med Che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47篇,总影响因子412(影响因子大于10的14篇),总引用2400余次,工作多次被F1000, Cancer Cell, Cancer Discovery等专文亮点点评。参编国际专著3部;国际大会特邀报告5个;已获得国际授权专利3项,已申请国际专利6项、中国专利9项;国际市场在售科研用分子探针产品5项,向企业转移转化专利9项。主持科研项目包括人社部归国留学人员择优资助、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项目、中科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参与中科院国际创新团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