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化兰,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1994年以来,为国家禽流感防控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在禽流感病毒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进展与发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科学论文,是美国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2015年、2016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与贡献获得国内外同行及社会的认可,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哈尔滨市市长特别奖”等荣誉。因在禽流感研究及防控方面的贡献,被Nature评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16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3、教育经历 1987.09-1991.06 甘肃农业大学 兽医专业 学士 1991.09-1994.06 甘肃农业大学 兽医病理专业 硕士 1994.09-1997.06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预防兽医学专业 博士 4、工作经历 1997.07-1999.09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9.09-2002.08 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中心 博士后 2002.08-今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研究员,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 2008.05-今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 2013.03-今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流感参考中心主任 5、承担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500200,动物流感病毒遗传变异与致病机理研究,2016/07-2020/12,4200万元,首席科学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31521005,动物流感病毒的进化及其与宿主互作机制,2016/01-2021/12,1200万元,项目负责人; (3)、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01-2015/08,2000万元,首席科学家; (4)、卫生部专项,2012ZX10004-214,人畜共患病病原谱流行规律研究,2012/01-2015/12,460.71万元,项目负责人; (5)、国际合作项目,中日新发传染病合作研究,2010/03-2015/03,500万元,项目负责人; (6)、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课题,2010DFA32920,埃及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疫苗研发与应用,2011/01-2013/12,545万元,项目负责人;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课题,30825032,H5N1禽流感病毒的表型多样性的分子变异机制研究,2009/01-2012/12,200万元,项目负责人。 7、专利和标准 (1)、陈化兰、于康震、田国彬、李雁冰. 人工重组的流感病毒及其应用,2006年6月,中国,ZL200310107733.7 (2)、陈化兰、于康震、李雁冰、田国彬. 人工重组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研究及其应用,2006年7月,中国,ZL20031 0107732.2 (3)、步志高、陈化兰. 新城疫LaSota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007年1月,中国,ZL200510097997.8 (4)、步志高、陈化兰. 表达禽流感病毒H5亚型HA蛋白的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株,2007年2月,中国, ZL200510097996.3 (5)、陈化兰、姜永萍、步志高、 于康震. 编码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基因及其应用,2007年7月,中国,ZL2004 0009866.5 (6)、步志高、陈化兰、葛金英. 表达禽流感病毒H9亚型HA蛋白的重组新城疫病毒LaSota弱毒疫苗株,2012年6月,中国,ZL200810222776.2 (7)、陈化兰、柳金雄、步志高、邓国华. 表达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鸭病毒性肠炎病毒疫苗株(rDEVus78Ha-Re6)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2013年6月,中国,ZL201110286743.6 (8)、陈化兰、柳金雄、 步志高、 姜永萍.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感染性重组克隆系统及构建方法和应用,2013年12月,中国, ZL201010208250.6 (9)、陈化兰、 陈普成、柳金雄、姜永萍、邓国华、施建忠. 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火鸡疱疹病毒,2016年4月,中国, ZL201410024770.X (10)、陈化兰、 陈普成、柳金雄、姜永萍. 表达分泌型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重组鸭病毒性肠炎病毒疫苗的构建和应用,2016年4月,中国,ZL201210331134.2 8、获得奖励 (1)、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化兰,于康震,邓国华,周继勇,李泽君,2013年; (2)、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陈化兰、步志高、葛金英、田国彬、李雁冰、邓国华,2007年; (3)、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于康震、陈化兰、田国彬、辛朝安、唐秀英、廖明、张苏华、李雁冰、冯菊艳、李晓成、罗开健、施建忠、乔传玲、姜永萍、邓国华,2005年; (4)、动物流感病毒引起人流感大流行的潜力及其遗传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陈化兰,施建忠,邓国华,李雁冰,李呈军,曾显营,刘丽玲,姜永萍,何希君,田国彬,关云涛,柳金雄,陈普成,陈艳,杨焕良,2015年; (5)、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1+H9N2 Re-2株),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陈化兰、田国彬、李雁冰、施建忠、曾显营、冯菊艳、姜永萍、邓国华、王秀荣、乔传玲,2010年; (6)、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跨宿主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化兰、邓国华、李雁冰、姜永萍、田国彬,2009年; (7)、H5N1亚型禽流感重组禽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于康震、乔传玲、陈化兰、姜永萍、田国彬、王秀荣、李呈军、邓国华、李雁冰、施建忠、李泽君,2008年; (8)、禽流感病毒重组核蛋白琼扩抗原的研制与应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于康震、王秀荣、邓国华、陈化兰、杨林、田国彬、郭昭林、姜永萍、乔传玲、孙建,2004年; (9)、禽流感H5和H9亚型灭活疫苗研究及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于康震、田国彬、唐秀英、陈化兰、冯菊艳、李雁冰、付朝阳、李艳华、李卓、梁国华、李华东、孙善忠、张铁阁、柳显文、陆华强、罗卫琼、侯英慧、赖昌友、陈霞、张治军、韩慧珠、栾立娟、包红梅、王吉民、胡森业、胡庆江、杨喜坡、刘红梅,2004; (10)、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的鉴定及防控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陈化兰、李雁冰、田国彬、施建忠、曾显营、姜永萍、刘丽玲,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