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概况 山东夏津人,主持在研或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项;参与在研或已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二五863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及企业委托横向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首位或通信作者),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已授权6件;获得省级省部级与厅局级奖励多项。 教育经历 2001年6月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2004年6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2009年9月-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职脱产)。 工作经历 2004年7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作; 2006年12月晋升为讲师; 2012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2015年8月-2016年7月,国家公派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organization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做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电力工程(中/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英)、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智能电网导论等;研究生课程:电力工程新技术。 研究生指导情况 已指导研究生20余名,在读6名。 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智能配电网故障无缝自愈系统及其保护控制方法的研究,(项目编号:51177096,2012-2015,合作单位负责人); 2.国家科技部863重大项目子课题:智能配电网新型量测、通信、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编号:2012AA050213,2012-2015,子课题第二负责人);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含DG的低压多源并供系统保护控制方法的研究,(项目编号:13CX02101A,2013-2014,负责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阻抗模型故障特征匹配法的含DG配电网故障测距研究,(项目编号:61271001,2013-2016,项目主要成员); 5.企业委托横向课题:6-10kV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推广与应用,(2016.03-2016.12,项目负责人); 6.企业委托横向课题:适于注聚站集中供电模式的无功动态补偿技术研究,(2015.03-2015.12,项目负责人); 7.清华大学委托横向课题:基于高精度广域量测信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与定位技术研究,(2015.11-2016.12,项目主要成员); 8.校级实验技术改革重点项目:基于电自实验平台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研究与开发,(2014.10-2016.10,项目负责人); 9.企业委托横向课题:油田配电网谐波潮流计算及谐波治理经济性分析,(2017.9-2017.11,项目负责人); 10.企业委托横向课题:油田配电网谐波源定位与谐波状态估计方法的研究,(2018.8-2018.11,项目负责人); 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科技专项):基于交直流混联母线的低压多源并供系统稳定运行机理及其保护控制技术,(项目编号:18CX05025A,2018-2020,项目负责人); 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上多平台互联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关键技术,(2018.07-2021.06,骨干); 1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DERs的交直流混合点状网络结构及其保护控制关键技术,(项目编号:ZR2019MEE057,2019.07-2021.06,项目负责人);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交直流混合点状网络能量动态平衡机理及其逆功率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51977220,2020.01-2023.12,项目负责人)。 获奖情况 省级实验技术改革成果三等奖1项(排名2/5); 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排名1/5); 校级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1项(排名1/5); 校级实验技术改革成果二等奖2项(排名2/5); 东营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7/7)。 荣誉称号 “2000-2010年”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教师”;2015年优秀班主任。 学术著作 参与修订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配电与用电卷。 学术著作 参与修订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配电与用电卷。 专利 1.仉志华,李两桓,田咏桃,王斌,赵倩鹏.一种适用于闭环运行电缆配电环网的闭锁式纵联保护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610926247.5.(已授权) 2.仉志华,田咏桃,殷铭泽,马骏,基于序电流突变量及其功率方向的含DER点状网络逆功率保护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201510187109.5.(已授权) 3.仉志华,李两桓,田咏桃,马骏,含逆变型DER的点状网络故障特征与低压进线保护新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201610447531.4.(已授权) 4.仉志华,一种用于对级联辐射型配电线路进行过电流保护的新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310508218.3.(已授权) 5.仉志华,赵倩鹏,曲泽奇,杨洁.一种改进点状网络逆功率保护下的光伏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201811135746.8.(实审) 6.仉志华,赵倩鹏,田咏桃,赵一龙.一种比较正序电流方向的含DERs点状网络逆功率保护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910217014.1(实审) 7.仉志华,杨洁.一种基于SNOP的配电环网潮流优化控制策略.国家发明专利,201810592538.4(实审) 8.仉志华,赵倩鹏.一种基于交直流混联母线的低压多源并供系统结构.国家发明专利,201710535319.8.(实审) 9.仉志华,赵倩鹏,李两桓,王斌,田咏桃.一种基于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相位比较的电缆配电环网故障定位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710166673.8.(实审) 10.仉志华,曲泽奇,田咏桃,张吉文.一种基于对时系统的谐波在线监测终端准同步启动与同步数据获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810181243.8.(实审) 11.仉志华,曲泽奇,田咏桃,张吉文.一种无对时条件下的谐波在线监测终端准同步启动与同步数据获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810658052.6.(实审) 12.仉志华,赵倩鹏,王琨,田咏桃,赵一龙.一种改进点状网络逆功率保护下的光伏接入容量评估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910513580.7(实审) 13.仉志华,赵倩鹏,王琨,田咏桃,赵一龙.一种基于正序电流相位比较的含DERs点状网络逆功率保护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910462325.4(实审) 14.仉志华,曲泽奇,田咏桃.一种计及拓扑结构变化的配电网谐波量测点优化配置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910534419.8(实审) 其他 指导完成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