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7.9-1991.7,山东大学,化学学士;1994.9-1997.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井工程硕士;2003.9-2009.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井工程博士。 主讲课程 《化学原理II》、《油田化学》、《钻井液工艺原理》、《油气层保护技术》、《EOR原理》 指导研究生 2007级:李军; 2008级:李哲、巩加芹; 2009级:谭学超; 2010级:于瀛、高鲁军; 2011级:吴琪。 承担科研课题 1. 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厅局级/中海油, 2009-2010; 2. 新型环保高性能钻井液体系研制与应用, 厅局级/华东局, 2010-2011; 3. 含二氧化碳天然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和配伍性评价试验, 厅局级/中石大(北京), 2010-2010; 4. 缝洞型储层岩心评价试验, 厅局级/中石大(北京), 2010-2010; 5. 裂缝性气藏欠平衡钻完井储层伤害原因分析及保护技术研究, 厅局级/吉林油田, 2011-2011; 6. 低压气藏防漏保护技术研究, 厅局级/吉林油田, 2011-2011; 7. 合成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性能评价试验, 厅局级/胜利油田, 2011-2012; 8. SZ36-1油田储层分析研究,厅局级/中海油, 2011-2011; 9. 德深16井区储层敏感性分析和保护技术评价,厅局级/吉林油田, 2012-2012; 10. 德惠断陷重点勘探目标区储层保护技术研究,厅局级/吉林油田, 2012-2012; 11. 伊通盆地抗高温钻井液技术完善与推广,厅局级/吉林油田, 2012-2012。 获奖情况 1. 石油水平井钻井成套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1998-09,主要研究者 2. 渤南油田损害储层改造及稳产技术,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校级,1998-12,排名第4 3. 塔里木盆地大宛齐地区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校级,1999-12,排名第2 4. 渤南油田损害储层改造及稳产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校级,1998-12,排名第4 5. 火成岩裂缝性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校级,1999-12,排名第2 6. 火成岩裂缝性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校级,1999-12,排名第2 7. 大庆长垣东部深井井眼化学稳定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校级,2000-12,排名第3 8. 埕北30潜山裂缝性油藏油层保护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校级,2001-12,排名第2 9. 大庆抗高温钻井液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校级,2004-12,排名第3 10. 孤北低凸起中生界及上古生界地层井壁稳定与保护油气层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校级,2005-12,排名第3 11. 钻井泥浆工,中国石油远程培训杯网络课件比赛二等奖,中国石油教育学会,2007-10,排名第5 12. 复杂油藏试井解释新方法研究与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级,2005-08,排名第1 著作 专著: 徐同台,熊友明,康毅力,等. 保护油气层技术(第三版)[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5(第九章:1.8万字) 专利 1. 一种钻井液用抗高温抗复合盐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11 1 0260035.5,排名第1 2. 一种水包油型乳化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ZL 2011 1 0260025.1,排名第1 3. 一种钻井液高温护胶防塌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260032.1,排名第1 4. 一种油田用防水锁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407319.2,排名第1 5. 一种环保型抗高温合成基泡沫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407297.X,排名第1 6. 一种油田用井筒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407287.6,排名第1 7. 一种用于高矿化度条件下的高温水基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407302.7,排名第1 8. 一种用于油品的高温油基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407304.6,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