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吴孔友
  • 所属院校:
    中国石油大学
  • 所属院系: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领域:
    1、不整合及其成藏作用 2、断裂及其成藏作用 3、构造解析与原型盆地恢复 4、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91-1995:石油大学(华东)勘探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士学位; 1996-1999:石油大学(华东)资源系,构造地质学,理学硕士学位; 2001-200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07-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主讲课程 《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油区构造解析》、《含油气盆地分析》。 指导研究生及博士后 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50余名。毕业生100%就业,工作单位包括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油田、新疆油田、中石化西北石油局、东方物探公司、斯伦贝谢公司等单位。 承担项目 近年来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整合纵向结构及其控藏作用[40772081],2008-2010年,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断裂带成岩胶结封闭作用---以克夏断裂带为例[41272142],2013-2016年,负责人;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陆上地层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研究[2008ZX05001-001],2008-2010年,课题负责人; 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盆地地层油气藏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2011ZX05001-001],2011-2015年,课题负责人; 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层圈闭描述及有效性分析技术研究[2017ZX05001003-004],2016-2020年,课题负责人; 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整合分层结构与隐蔽油气藏勘探[Y2008E16],2009-2011年,负责人; 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岩胶结作用对断裂封闭性影响研究[ZR2012DM011],2012-2015年,负责人。 获奖情况 1、“含油气盆地不整合结构及其控藏机理研究与应用”,2014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 2、“含油气盆地不整合结构控烃理论及实践”,2014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3、“复杂山前冲断带油气精细勘探关键地质理论与方法”,2012年获中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4、“柴西第三系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2011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8; 5、“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成烃成藏理论及其应用”,201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5; 6、“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复杂山前冲断带油气精细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2011年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7、“柴西第三系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2011年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8。 荣誉称号 1、山东省首批优秀创新团队(油气地质与勘探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2、山东省优秀地质科技工作者; 3、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4、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秀青年人才 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教师 著作 1、吴孔友,查明等.多期叠合盆地成藏动力学系统及其控藏作用----以准噶尔盆地为例,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 2、查明,吴孔友等.断陷盆地油气输导体系与成藏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 3、支东明,吴孔友等.玛湖凹陷西斜坡断裂结构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 4、靳军,吴孔友等.西准噶尔地区地质露头典型构造解析,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