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8.09-2003.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士学位; 2003.09-2006.07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艺专业硕士学位,导师黄伟教授/田原宇教授; 2006.09-2010.06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导师谢克昌院士/田原宇教授; 2008.06-2012.12 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讲师; 2013.01-2014.07 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14.08-2016.12 新疆伟泽综合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2016.01-至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教授四级 ; 2013年入选青岛开发区拔尖人才; 2015年入选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首批拔尖人才; 2009年获度泰安市青年科技奖; 2011年获中国教育基金委员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2013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 主讲课程 《煤化工工艺学》、《煤化学》、《流态化原理与技术》、《化工文献检索》、《分离技术与设备》 指导研究生 招收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煤化工、新能源化学与技术、石油炼制与化工、化学工程、生物化学与工程。 承担科研课题 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及省部级和地市级纵向课题23项,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 主要项目如下: [1]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生物质快速热解油气接力式碱性催化提质的应用基础研究,2016.01-2019.12, 78万,首位; [2]国家863计划子课题:“水相”生物油催化加氢中试反应器的研制,2012.01-2014.12,26万,首位; [3]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几种海洋功能蛋白规模化生产及高值化产品研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2012.01-2015.12,50万,首位; [4]青岛市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生活垃圾携带循环流化床分级热解气化应用研究与工业中试,2016.09-2018.09,30万,首位; [5]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塔式微藻法生物固碳技术的开发,2010.09-2012.09,30万,首位; [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生物沥青制备工艺、改性机制与性能优化研究,2014.01-2017.12,10万(80万),协作单位负责人; [7]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千吨级生物质制备含氧液体燃料中试系统研制,2012.01-2014.12,300万,第二位; [8]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劣质重油双反应管毫秒高温热解-气化再生耦合技术的基础研究,2016.01-2019.12,78万,第二位; [9]国家863计划子课题:风沙区土壤腐植酸调控与修复集成技术研究,2012.01-2015.12,75万,第二位;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物质大规模快速热解液化的基础研究,2011.01-2013.12,35万,第二位; [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分离工艺和分离设备的研究,2007.10-2010.9,30万,第二位; [12]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半焦干粉输送及气化性能试验研究及评价,2009.6-2011.3,20万,第二位; [13]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劣质重油双管毫秒催化热解-气化耦合技术工业化示范研究,2015.1-2016.12,20万,第四位。 获奖情况 共获省部级(行业协会)科技奖励36项,其中一等奖14项。包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位),作为首位完成人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主要奖励如下: [1] “富含腐植酸的劣质煤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位; [2] “农林废弃物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及其产品高值化梯级利用” 获2015年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位; [3] “高效高通量高操作弹性的立体复合塔板及其配套塔内件研制与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位; [4] “基于塔板和规整填料耦合的大通量高效高弹性系列立体复合塔板技术”获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 [5] “生物质双管耦合毫秒热解液化成套技术及其应用”获2015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首位; [6] “农林废弃物大规模资源化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获2015年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首位; [7] “生物质双管超短接触循环流化床热解液化与利用成套技术”获2015年度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首位; [8] “一种倾斜长条立体帽罩与规整填料块耦合的复合塔板”获 2015年中国专利优秀奖,第二位; [9] “新型高效率、超大处理能力的NS复合塔板技术研发及其工业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位; [10] “基于相界面调控的超大处理能力高效立体复合塔板的研制与工业应用”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位; [11] “褐煤或长焰煤下行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技术”获第二十界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首位; [12] “生物原油梯级分离与精制改性技术” 获第二十界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首位; [13] “大型化立体高效复合塔板及其配件的研制与工业应用”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位; [14] “基于相界面调控的大型化高效立体复合塔板及其配件的研制与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位; [15] “新型高效率、超大处理能力分离设备——NS倾斜长条立体复合塔板”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第二位; [16] “腐植酸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农业应用集成的关键技术”获,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第二位; [17] “以褐煤为原料的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的研制与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位; [18] “白色污染治理-以劣质煤为原料的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的研制与应用”获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位; [19] “劣质煤综合利用技术—以富含腐植酸的劣质煤生产可降解液态地膜技”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位。 荣誉称号 [1] 2011年度山东青年五四奖章; [2] 2015年度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先进个人; [3] 2012年度山东省第六届齐鲁巾帼发明家优秀奖; [4] 2013年度山东省教育工会“三八红旗手”称号; [5] 2011年度山东科技大学巾帼建功十大标兵; [6] 2009年度山东科技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著作 [1]田原宇,乔英云 编著. 新型复合塔板技术[M].中国化工出版社,2014。 专利 申请专利15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实审发明27项。其中: [1] 发明专利:锯齿形长条垂直筛板塔板(授权号ZL201210404542.6,第一发明人) [2] 发明专利:复合穿流塔板与纤维束填料耦合的组合式塔板(授权号ZL201210404804.9,第一发明人) [3] 发明专利:下行气流床气化炉的液渣固体排放结构(申请号201210465649.1,第一发明人) [4] 发明专利:一种气液进料调控内循环浆态床环流反应器(申请号201510220873.8,第一发明人) [5] 发明专利:一种气体调控内循环浆态床环流反应器(申请号201510222386.5,第一发明人) [6] 生活垃圾气化过程渗滤液清洁高效处理装置(申请号2016102814130,第一发明人) [7] 一种穿流塔板与喷淋取热耦合的减压塔内件(申请号201611042207.0,第一发明人) [8] 一种常减压深拔评价的实验装置(申请号201611039695.X,第一发明人) [9] 一种旋分式气液混相进料分布器(申请号201611039721.9,第一发明人) [10] 一种适合大型塔器的低压降液体收集器(申请号201611038482.5,第一发明人). [11] 发明专利:生物质异形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授权号ZL201210387712.4,第二发明人). [12] 发明专利:粉煤组合式循环流化床分级热解气化工艺(授权号ZL201210468532.9,第二发明人). [13] 发明专利:生活垃圾耦合流化床分级热解气化工艺(授权号ZL201210466539.7,第二发明人). [14] 发明专利:低阶煤下行循环流化床热解提质设备(授权号ZL201210387659.8,第二发明人). [15] 发明专利:生活垃圾耦合流化床分级热解气化炉(授权号ZL201210387703.5,第二发明人). [16] 发明专利:低阶煤下行循环流化床热解提质工艺(授权号ZL201210465685.8,第二发明人). [17] 发明专利:固相排渣的气流床气化炉(授权号ZL201210387678.0,第二发明人). [18] 发明专利:锯齿形倾斜长条帽罩与规整填料块耦合的复合塔板(授权号ZL201210404536.0,第二发明人). [19] 发明专利:大型复合穿流塔板(授权号ZL201210405659.6,第二发明人). [20] 发明专利:一种倾斜长条立体帽罩与规整填料耦合的复合塔板(授权号ZL201210404809.1,第二发明人). [21] 发明专利:一种粉体低能耗高压输送设备(授权号201310451620.2,第二发明人). [22] 发明专利:一种粉体高压输送泵(授权号201310440408.6,第二发明人). [23] 发明专利:一种粉煤流化床分级气化的工艺(授权号ZL200710187416.9,第二发明人). [24] 发明专利:一种穿流式复合塔板(授权号ZL200810000614.4,第二发明人). [25] 发明专利:一种重油裂解制球形焦工艺(授权号ZL200810000613.x,第二发明人). [26] 发明专利:带有直冷的直喷式水煤浆气化喷嘴(授权号ZL201010000849.0,第二发明人). [27] 发明专利:一种丙烷提升管循环流化床催化制丙烯的工艺(授权号ZL200810000624.8,第二发明人). [28] 发明专利:混合碳四反应精馏法制取仲丁醇的生产工艺(授权号ZL200810000618.2,第二发明人). [29] 发明专利:一种气态烃制乙炔的工艺和设备(授权号ZL200910009124.5,第二发明人). [30] 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扩张段的预热式水煤浆气化喷嘴(授权号ZL200910009119.4,第二发明人). [31] 发明专利:一种直喷式水煤浆气化喷嘴(授权号ZL201010000850.3,第二发明人). [32] 发明专利:一种预热内混式喷嘴(授权号ZL200910009118.X,第二发明人). [33] 发明专利:生物油超临界酯化改性工艺(授权号ZL200910009120.7,第二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