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6.9-2000.7,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士;2000.9-2002.7,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2002.9-2005.7,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2003.9-2005.7,中科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博士联合培养。 主讲课程 《渗流力学》、《油藏工程》、《油田开发与开采原理》、《注蒸汽热力采油》、《石油工程概论》、《石油工程导论》、《石油工业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 承担科研课题 1. 胜利薄互层低渗透油藏目标区块实施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国家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2015; 2. 窄河道薄层油藏关键开发技术政策研究(61-2010-JS—00020),省部级/胜利油田,2010-2011; 3. 致密油藏长井段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省部级/胜利油田,2012-2013; 4. 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省部级/胜利油田,2012-2013; 5. 现河沙三段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与评价,省部级/胜利油田,2012-2013; 6. 低渗透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开发产能模型建立与评价,省部级/胜利油田,2012-2013; 7. 厚层浊积岩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75-2012-JS-00154),省部级/胜利油田,2012-2013; 8. 低渗透油藏复杂结构井技术研究(75-2012-JS-00151),省部级/胜利油田,2012-2013; 9. 集成化多相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软件的开发,省部级/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2012-2013; 10. 试验区增注酸液缓速机理及岩心分析测试(75-2012-chl-00287),省部级/胜利油田,2012-2013; 11.油田开发评价业务模型研究,胜利油田,2014-2015; 12.加拿大油田评价,国际合作,2016-2017; 13.Grizzly & Crew油田公司技术服务,国际合作,2016-2017; 14.中高渗储层低效水循环演化机理研究,胜利油田,2017-2018; 15.中高渗储层低效水循环方向识别技术研究,胜利油田,2017-2018; 16.油水井压力耦合判别低效水循环方向研究,胜利油田,2018-2019 获奖情况 1、低渗透油藏驱替机理及提高采收率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排名第6; 2、低渗透油田整体压裂增产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排名第8; 3、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模糊综合决策研究,山东东营市科技三等奖,2014,排名第2; 4、 低渗透油藏开发模糊综合决策优化技术及应用,青岛市黄岛区科技二等奖,2015,排名第2; 5、低渗透油藏压裂开发模拟技术与效果评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排名第4; 6、油田开发与开采原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2015,排名第4; 著作 1、油田开发与开采原理,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2,排名第4; 2、热力采油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排名第4. 专利 1、一种蒸汽开采水合物填砂模型系统,专利号:201720165997,排名第1; 2、一种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降压测试模拟系统,专利号: 201820518670;排名第1; 3、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热水分解前缘超声波监测系统,专利号:2018208831789,排名第1; 4、磺化聚醚砜/TiO2纳米复合超滤膜制备方法,专利号:201010609744,排名第3; 5、磺化聚醚砜/Ti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010609180,排名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