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戴彩丽
  • 所属院校:
    中国石油大学
  • 所属院系:
    石油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调剖堵水,采油化学,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高效开发。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9/09-1993/06,石油大学(华东),开发系采油工程专业,学士 1998/09-2010/0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油田化学系,硕士,导师:赵福麟 2003/09-2006/0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油田化学系,博士,导师:赵福麟 1993/07-1998/12,石油大学(华东),助教 1998/12-2003/1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系,讲师 2003/11-2008/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系,副教授 2008/10–2010/1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藏工程系,博士后,合作导师:姜汉桥 2009/01-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系,教授 2015/08-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7/09-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处,处长 主讲课程 油田化学,EOR原理,化学原理、采油用剂、采油化学新进展 指导研究生 截止2018年,累计指导硕士毕业生43人、博士毕业生6人,其中4名学生获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3名学生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十杰称号、10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2名学生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承担科研课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863、中国博士后基金、山东省、三大石油公司等省部级课题30余项,目前在研代表性课题如下: 1、提高采收率与油田化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1425406,2015-2019; 2、超低渗油藏活性纳米流体降压增注及渗吸排驱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1663206,2016-2019; 3、致密油储层CO2智能响应型压驱体系构筑及高效排驱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51834010,2019-2023; 4、锆冻胶分散体的制、表征及其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1174221,2012-2015; 5、提高致密油储层采收率机理 与方法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2015CB250904,2015-2019; 6、流道调整用剂与设计方法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14-005,2016-2020; 7、煤层气藏低伤害高效能压裂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37-003,2011-2015; 8、海上稠油化学驱油技术,国家科技 重大专项,2011ZX05024-004-06,2011-2015; 9、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4-002,2008-2010; 10、冻胶分散体堵剂地层适应性及选择性堵水机理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814, 2011-2013。 获奖情况 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以上奖励10余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代表性奖项如下: 1、2010年,“高含水油田优势通道定量描述与调控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0 2、2009年,“聚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12 3、2009年,“聚合物驱后利用地层聚合物絮凝调驱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15 4、2008年,“油井选择性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15 5、2013年,“复杂条件下水平井化学控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15 6、2018年,“一种适于高温高盐油藏堵水调剖用的堵水剂”,山东省专利一等奖,1/7; 7、2018年,耐温抗盐聚合物凝胶体系研发及工业化应用,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12; 8、2018年,“稠油油藏波动-化学辅助蒸汽高效开发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10; 9、2018年,“一种适于高温高盐油藏堵水调剖用的堵水剂”,中国专利优秀奖,1/18; 荣誉称号 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以上人才资助和称号10余项,代表性称号如下: 1、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2015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4、2016年,入选“第二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5、2014年,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6、2010年,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7、2016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第十一届青年奖”; 8、201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9、2016年,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 10、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1、2012年,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12、2011年,入选“2010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3、2013年,获“2013年度党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4、2010年,获“第五届齐鲁巾帼发明家”称号; 15、2012年,获“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 16、2011年,获“青岛市拔尖人才”称号; 17、2017年,获“青岛市拔尖人才”称号; 18、2015年,获“山东省第四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著作 1、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油田化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年,合著。 专利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4项,其中已授权35项,PCT专利3项,代表性专利如下: (1)Dai Caili, Zhao Mingwei, Liu He, Wu Yining, Sun Yongpeng, Zhao Guang, Xu Zhongliang, Polym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viscosified acid fluid, 2018.4.3, 美国,US 9932517 B1 (2)Dai Caili, Zhao Guang, You Qing, Zhao Mingwei, Zirconium dispersed-particle gel combination flooding syste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2016.11.18, 澳大利亚,2014352354 (3)戴彩丽,赵光,刘合,由庆,蒲春生,张洪君,陶嘉平,赵明伟,郑猛,稠油油藏蒸汽驱深部封窜用可膨胀石墨堵剂体系及注入方法,2018.6.8,中国,201610822086.5 (4)戴彩丽,王世禄,李玉阳,由庆,赵明伟,高明伟,刘逸飞,方吉超,赵光,杨帅,一种致密油注水开发降压增注用纳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8.4.23,中国,201510375521.X (5)戴彩丽,赵光,由庆,赵明伟,锆冻胶分散体复合驱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2016.8.2,中国,201310595858.2 (6)戴彩丽,付阳,由庆,赵明伟,赵光,赵健慧,磺酸盐型生物质表面活性剂及其合成方法,2016.5.25,中国,201410040399.6 (7)戴彩丽,由庆,赵明伟,赵光,王苹,赵福麟,稠油自发乳化降粘体系及其制备方法,2016.4.13,中国,201310548662.8 (8)戴彩丽,唐恩高,杨光,由庆,赵福麟,吕凯,利用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地层聚合物进行调剖的方法,2015.8.7,中国,201110332385.8 (9)戴彩丽,赵健慧,由庆,赵明伟,闫立朋,方吉超,赵光,赵福麟,一种用于提高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原油采收率的驱油剂及驱油方法,2015.5.13,中国201310180126.7 (10)戴彩丽,赵光,由庆,赵明伟,赵健慧,杨帅,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尺度的锆冻胶分散体堵剂的制备方法,2015.2.18,中国,201210454820.9 (11)戴彩丽,由庆,付阳,赵明伟,赵光,崔亚,赵福麟,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堵水调剖用的堵水剂,2015.1.21,中国,201310179545.9 (12)戴彩丽,刘欣梅,由庆,丁云宏,王欣,赵明伟,程琪,管保山,刘萍,梁利,一种氟碳表面活性剂N-二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的合成方法,2014219,中国,201210291112.8 (13)戴彩丽,杨帅,由庆,姜维东,张健,赵明伟,赵光,一种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调驱剂及其应用,2014.6.18,中国,201310070242.3 (14)戴彩丽,刘欣梅,赵明伟,由庆,徐宪宾,赵光,王思宇,用于油气井压裂改造的分子量可控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2014.4.9,中国,201210506184.X (15)戴彩丽,由庆,赵明伟,丁云宏,刘欣梅,赵光,丁昊明,王欣,管保山,刘萍,梁利,煤层气氮气泡沫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2014.3.26,中国,201210290466.0 (16)戴彩丽,刘欣梅,由庆,丁云宏,王欣,赵明伟,程琪,管保山,刘萍,梁利,一种氟碳表面活性剂N-二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的合成方法,2014.2.19,中国,201210291112.8 (17)戴彩丽,由庆,刘学哲,赵明伟,汪卫东,一种用于高温油藏深部调剖堵水的冻胶型堵剂及其制备方法,2014.2.19,中国,201210099789.1 (18)戴彩丽,赵光,由庆,赵明伟,汪卫东,赵健慧,杨帅,冻胶分散体连续在线生产及注入一体化方法,2014.2.12,中国,201210506274.9 (19)戴彩丽,赵娟,王富,由庆,赵福麟,高含水低产油井微线团堵水剂及注入方法,2013.11.6,中国,201110067881.5 (20)戴彩丽,赵光,由庆,刘合,汪庐山,赵娟,赵福麟,靳彦欣,张新军,等压降梯度逐级深部调驱方法,2013.10.23,中国,201010515631.9 (21)戴彩丽,刘学哲,由庆,赵光,一种适用于高温油藏的有机/无机交联体系堵剂,2013.7.31,中国,201110359829.7 (22)戴彩丽,赵光,由庆,赵明伟,汪卫东,赵健慧,杨帅,冻胶分散体连续在线生产及注入一体化装置,2013.5.15,中国,201220652486.3 (23)戴彩丽,赵福麟,薄层油藏控制底水锥进的隔板及其注入方法,2013.5.1,中国,200910256525.0 (24)戴彩丽,由庆,王苹,何龙,赵福麟,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制底水锥进的无机固化体系及其注入方法,2013.4.10,中国,201110067872.6 (25)戴彩丽,由庆,纪文娟,薄启炜,赵福麟,陈新民,稠油蒸汽吞吐深部封窜体系及其注入方法,2013.1.2,中国,201010515634.2 (26)戴彩丽,由庆,赵福麟,赵光,何龙,酚醛树脂预缩聚体缓交联剂的制备方法,2012.12.12,中国,200910231586.1 (27)戴彩丽,赵福麟,由庆,管保山,赵辉,王欣,梁利,一种适用于煤层气储层的冻胶压裂液,2012.11.7,中国,201010150239.9 学术交流 1. Study and field application of organic/inorganic cross-linking blocking agent for high temperature reservoir / SPE Improved Oil Recovery Symposium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 SPE /14-18 April 2012/ Tulsa, Oklahoma, USA / Oral report 2. Research on Re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Residual Polymer in Formation after Polymer Flooding / SPE Improved Oil Recovery Symposium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 SPE /24-28 April 2010/ Tulsa, Oklahoma, USA / Oral report 3. Case Study on Polymer Gel to Control Water Coning for Horizontal Well in Offshore Oilfield / Offshore Technolog1y Conference / Offshore Technology Conference /2-5 May 2011/ Houston, Texas, USA / Oral report 4. Imaging of Oil/Water Migration in Tightsand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Microscope during Two End Open Surfactant Imbibition / SPE/IATMI Asia Pacific Oil & Ga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 SPE /17-19 Oct 2017/ Jakarta, Indonesia / Oral report 5. Investigating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Governing Solid Production in Superdeep Hot Tight Gas Reservoirs and Exploring Potential Solutions /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 SPE /26-28 Sept 2017 / Dubai, UAE / Wall paper 6. Progress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isplacement Control System of Dispersed Particle Gels in High-Temperature, Middle and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2018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ilfield Chemistry /Chinese Petroleum Society and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20-22 June 2018/ Qingdao, Shandong, China / Oral report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