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于福生
  • 所属院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所属院系:
    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领域:
    (1)构造地质学 (2)盆地构造解析与三维构造建模 (3)构造物理模拟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于福生,男,1969年12月生。博士(后),教授,博导。1991年6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士学位;1991年7月到1996年8月,在甘肃省地质矿产局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999年8月,获得西安工程学院矿物、岩石、矿床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6月,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7月到2004年8月,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做博士后;2004年9月至2015年7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任教;2015年8月-2016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赴瑞典UppsalaUniversity访问;2016年9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负责本科生《普通地质学》教学与野外实践教学任务,担任《普通地质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承担研究生《板块构造与盆地动力学》、《油区构造解析》、《沉积盆地地质学》教学任务。主持和参加完成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包括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中石油科技部重大专项项目,中石化、中海油公司横向研究课题,主持和参加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6项。合作发表论文60余篇,获孙越崎优秀博士奖1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 1.讲授的主要课程 (1)普通地质学,本科专业基础课; (2)地球科学概论,远程教育学院专业基础课; (3)板块构造与盆地动力学,硕士专业基础课; (4)油区构造解析,硕士专业基础课; (5)地学前缘课,硕士专业基础课; (6)前陆盆地构造分析,博士专业基础课; (7)沉积盆地地质学,博士专业基础课.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本科普通地质野外实习,担任队长;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4)继续教育学院野外地质培训.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普通地质学核心课程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2019; (2)野外综合地质技能培养与训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2019; (3)北京周边地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5-2017; (4)普通地质野外实习课程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2015; (5)石油地质类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9-2012. 5.获得的表彰/奖励 (1)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指导学生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2018年9月;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年度优秀实践教学团队,2017; (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2016年度优秀教师,2016; (4)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野外地质技能竞赛优秀教练(指导学生获得一等奖1项),2016; (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普通地质野外实习课程建设,排名第一,2015; (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级品牌课教师,普通地质学,2014; (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2014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2014; (8)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野外地质技能竞赛优秀教练(指导学生获得二等奖3项),2014; (9)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野外地质技能竞赛优秀教练(指导学生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12; (1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八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及创新改革实践,排名第九,2012; (1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石油地质类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排名第八,2011; (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2010年度优秀教师,2010; (13)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辽河探区西部凹陷深化勘探理论与实践,排名14,2010; (1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六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油区构造解析课程建设,排名第四,2008; (15)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第九届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2000. 8.承担的主要学术研究课题 纵向研究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分期异向分层伸展断裂系统叠加过程模拟研究—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41472116,主持),2015-2018;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同生逆断层对冲积扇沉积构型的控制作用机理(41372116,主要参加人),2014-2017;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准噶尔盆地南缘多滑脱层褶皱-冲断带演化过程定量研究(40972091,主持),2010-2012; (4)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南堡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领域》子课题—南堡凹陷构造演化与裂缝分布规律(2011ZX05006-006,主持),2012-2015; (5)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子课题—渤海湾盆地及周边地区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特征(G199904330,合作主持),2000-2003. 横向研究课题 (6)冀东油田南堡凹陷浅层断裂成因机制与低幅度构造分布规律研究(主持),2018-2019; (7)东海西部中生代构造物理模拟与动力学机制研究(主持),2017-2018; (8)火成岩发育模式与预测技术攻关—火山成因断裂与低序级断裂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主持),2015-2016; (9)陆丰地区古近系优质储层分布及控制因素(合作主持),2015-2016; (10)精河-四棵树凹陷形成演化研究(主持),2014-2015; (11)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构造物理模拟(主持),2014-2015; (12)南海东部超深水盆地(长昌-鹤山凹陷)构造—沉积充填综合研究(合作主持),2014-2015; (13)《南哈萨克区块油气成藏研究与分布预测及其资源储量初步评价》—构造演化历史与裂缝发育预测(主持),2012-2017; (14)二连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与富油凹陷成因机制研究(合作主持),2011-2013; (15)车60井区齐古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主持),2013-2015; (16)彩135井区,彩508井区三工河组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及应用(主持),2012-2013; (17)唐家河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唐家河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三维地质建模(主持),2013-2014; (18)南堡凹陷局部构造物理模型建立(主持),2011-2012; (19)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成因机制实验模拟(主持),2009-2010; (20)关口、彭县断裂带典型剖面构造形成过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主持),2008-2009; (21)柴达木盆地柴西构造带三维构造建模研究(主持),2008-2010; (22)辽河西部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合作主持),2008-2010; (23)南贝尔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合作主持),2008-2010; (24)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合作主持),2004-2006. 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 (25)内蒙古自治区索伦地区四幅1:5万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合作主持),2007-2010; (26)内蒙古自治区杜尔基地区四幅1:5万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合作主持),2006-2009; (27)“红柳河站”、“芦苇井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主要参加人),1996-1999; (28)“石门川”、“老龙湾”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主持),1993-1996; (29)“五佛寺幅”、“南长滩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合作主持),1993-1994; (30)“金沟口幅”、“四龙口”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主要参加人),1991-1992. 野外短期培训项目 (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2014级培训班,35人; (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开发处,2015年油藏描述培训班,45人; (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研究院,2015年哈山项目培训,8人; (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开发处油藏描述培训班-油区构造解析讲座,2018年3月,140人; (5)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培训班,2018年5月,60人; (6)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富油凹陷岩性油藏勘探技术研讨会培训班,2018年9月,105人; 9.申请专利 (1)一种分层伸展的离散元模拟方法,专利号:201710851567.3; (2)一种板块俯冲后撤的物理模拟方法及装置,专利号:201810250612.4; (3)一种渤海湾盆地成因机制的物理模拟方法,专利号:201810628950.7; 10.参加会议 (1)Oralpresentation.“SimulationforthecontrollingfactorsofstructuraldeformationinthesouthernmarginofJunggarBasin”.36thInternationalGeologicalCongress,August14,2012,Australia. (2)Oralpresentation.“ModellingoftheevolutionofNanpuSaginBohaiBayBasin,inChina”.StructuralGeologyConferenceinChina,May20,2014.Wuhan,China. (3)ralpresentation.“Estimationofgeometricparametersfornon-parallelconjugatenormalfaults:InsightintotheLufengSagofPearlRiverMouthBasininChina”.20thInternationalSedimentologyCongress,August13-17,2018,Québec,Canada.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