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庆宾,男,1966年11月出生,汉族,河南郸城人,博士、教授,1993年4月参加工作。1986年9月-1900年7月在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读本科,1990年9月-1993年3月在石油大学(华东)读硕士,2011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做访问学者。1993年4月起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2016年8月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作,任石油学院院长。是北京市精品课程《造岩矿物学》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是国家网络精品课程《石油地质基础》主讲教师,是国家精品课程《沉积岩石学》主要成员,负责主讲硕士生《油区岩相古地理》和博士生《野外地质考察研讨课》课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物岩石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曾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校级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先后在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楚雄盆地等参加和主持40余项科研课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协助培养博士生3名,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沉积储层优秀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在现代河流沉积研究、含油气盆地储层沉积学研究、特殊储层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在国内外著名刊物《Journalofnaturalgasscienceandengineering》、《地质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地学前缘》、《沉积学报》、《petroleumscience》等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70余篇,参加的省部级项目《辽河西部凹陷深化勘探理论与实践》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参加的中石油重点攻关项目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基础研究及资源评价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获使用新型专利2项。 教学研究方面,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教育和教学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级教学教育质量工程项目6项,省部级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承担校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3篇,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获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1、承担或完成的部分科研项目 (1)龙马溪组页岩气高产储层微观特征及评价技术应用,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2017-2020 (2)辉绿岩热液作用对围岩储层影响的机理研究,2012-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欢喜岭地区古近系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目标预测,辽河油田研究院,2012年 (4)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储层地质综合研究,2011-2012,长庆油田 (5)开江-梁平地区飞仙关组地震-地质解释与成藏条件评价,2012-2013,勘探院廊坊分院 (6)龙岗东龙会场~双家坝区块长兴组气藏开发目标评价研究2013年9月-2016年12月,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7)鄂西渝东区志留系砂岩储层特征研究,2014-2015,江汉油田研究院 (8)岗西三维地震资料处理,2014-2015,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湛江分公司 (9)苏丹Bamboo油田辨状河储层隔夹层表征及建模研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4-2015 (10)东部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储层研究,中石油辽河油田,2013-2014 (11)建南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相与储层研究,江汉油田研究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2、获得的主要成果奖励 (1)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5 (2)满足行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多目标石油主干专业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2012年 (3)共享优质资源,建设《沉积岩石学》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6)2012年 (4)《石油地质基础》全国微课比赛二等奖(排名1)2015年 (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沉积储层研究创新团队,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排名10)2014 (6)辽河探区西部凹陷深化勘探理论与实践,教育部二等奖(排名7)2010年 (7)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基础研究及资源评价,教育部二等奖,(排名18) (8)柴达木盆地地层沉积储层研究,北京市三等奖,(排名2,) (9)2012年,地质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及创新改革实践.石油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1)